新闻追踪
本报记者 储皖中
本报10月23日刊登了《罗平县施行“一周局长制”遭舆论批评》一文后,被多家媒体转载,引起较大社会反响。近日,云南省罗平县有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却认为媒体曲解了这项举措的原意,实际上这只是一项内部尝试,却没想到引起轩然大波。
罗平县委组织部部长陈波十分委屈,他“没料到”,自己下车伊始的一项“尝试”竟然惹来那么大的“麻烦”。网上的大量批评几乎把他压垮了,“我瘦了整整5公斤。”
据介绍,罗平县委组织部今年5月下发“关于加强自身建设、开展"一人一星期组织部长活动"的通知”。活动要求除部长、副部长及工勤人员之外的所有干部参加,采取每周轮换,尝试“到底怎么当部长”。陈波说:“组织部的工作按部就班,我想把年轻干部的激情调动起来。”这项活动旨在通过角色的转换,提高年轻干部换位思考、统筹协调、学习实践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与现在很多单位提出的"如果你是厂长、经理,你该怎么办"是一个道理。”
陈波强调,“一周部长”就是一项普普通通的内部活动,主要目的是给部里绝大多数“80后干部”提供一个锻炼的契机与平台,比如干部监督科科长现在要履行“部长”的职责,就必须了解和掌握秘书科、办公室、组织科等其他科室的情况,站在全局高度上统筹安排工作。为此,部里还建立了工作交接、值周档案管理等制度,但“值周部长”均为“虚拟”职务,一应事务的“拍板权”仍在真正的部长手里。在全省解放思想大讨论背景之下,这一活动很快得到县委领导的支持,决定把它作为一项锻炼年轻干部的新举措在全县7个局级单位进行“试点”,并冠之以“一周局长”的“名目”。
罗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黎辉认为组织部“很冤枉”,“一个内部活动居然遭到这么大的误解。局级干部任用是必须交由我们人大讨论决定的,但它只是一个活动,是虚拟的,我们当然用不着参与。”
组织部秘书科干部许洪亮坦承,部里试行的“一周部长”制的确给年轻干部提供了锻炼平台,“比如我当"部长"那一周,我要把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想到、做好;这是领导对自己的信任,有信任就有了责任,会促使自己提高。现在部里的气氛非常团结融洽。”许洪亮说。
同样作为试点的建设局局长梁顺成认为,现在自己不仅没当“甩手掌柜”,相反工作量还增加不少,“因为值周"局长"最终还是要把工作交给自己定夺,中间增加了环节。但这对他们了解全局的情况,迅速成长、成熟都有裨益!”
但是对罗平县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喊冤,照样引起社会舆论的质疑。有人认为,既然是一项内部尝试,就不应该在罗平电子政务门户网站上公布,媒体是根据该官方网站的内容作出的报道和评论,并无夸大、炒作、曲解之嫌。而且,思想解放大讨论,既然允许“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公众也就可以参与讨论、发表意见,当事人就应该有承担舆论批评的勇气和雅量。
云南省委组织部干部监督处指出,罗平县开展的“一周局长”活动确有不妥当之处,不宜继续推行,应及时停止。该处认为,干部人事工作是人民群众关注度极高的一项工作,一举一动都必须稳妥、慎重。罗平县通过这件事情,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罗平县委书记高阳表态说:“作为一项活动,我们原来也是准备在10月底告一段落,对此进行汇报总结的。现在想提前停下来,分析、研究它存在的问题。”在媒体压力面前,罗平选择“先退一步”。
本报昆明10月27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