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全国多地出现婴儿患肾结石病例 > 多地婴儿同患肾结石消息

中国乳业:三聚氰胺之外乳品“四大顽症”

  经过一个多月"运动式"的检查、清理、整顿,由三聚氰胺引发的乳业风暴趋于平缓,但是对这一事件的检讨和反思,还远未到可以结束的程度。牛奶中出现有毒的三聚氰胺是偶然的吗?中国乳业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半月谈记者独家采访了沈阳乳业有限责任公司(辉山乳业)常务副总经理徐广义。
这位从大学卫生检验专业毕业、多年从事食品乳品行业的行家里手,憋了太多话要说。

  三聚氰胺之外的乳品"四大顽症"

  业内所知的乳品质量安全问题还有很多,三聚氰胺只是冰山一角。

  一是抗生素。一些奶牛因疾病(最常见的是因为挤奶不当引发的乳腺炎)使用药品,由此很容易造成大量抗生素存留在奶中。光明奶业曾向市场推出过"无抗奶",但很快就被同行打压了下去。如今行业内还出现了青霉素降解酶等化学物质,将其掺入含有抗生素的牛奶,便可"合格"通过检测。

  二是防腐剂。鲜奶是各种食品中保质期最短的一类,然而现在很多牛奶的保质期长达8个月甚至1年,业内人士开玩笑,就是毒药放上一年多都可能过期了。为拉长保质期,如今牛奶中的防腐剂种类繁多,有的是国家允许的,有的是国家不允许的,加入之后谁也不会在包装上明示。

  三是增稠调香。不少朋友都问,辉山奶怎么这么稀,是不是兑水了?而且不如大品牌的奶那么香。这让人哭笑不得,真正的牛奶是清淡的鲜香,而如今越来越多奶走黏稠、浓香路线。一些乳企收来劣质奶、过期奶甚至假奶,增稠调香后,产品反而味道更好。国际上对纯牛奶的定义是"从牛乳挤出的原奶,不能添加也不能提取任何物质",而我们个别乳企,奶产品靠添加剂来增稠调香,却打出"高端纯牛奶"的噱头大加宣传,价格比正常奶高出几倍。

  四是产地标识不明。一些大品牌在全国不少地方建厂,但包装上只统一打出总公司一个产地,然后加印一个特殊编号来区分产地,供企业内部掌握。产品出了问题,消费者无法辨认手中的产品是总厂生产的还是分厂生产的,什么批次也不清晰,给消费者维权带来很大困难。

  奶业畸形扩张中的"四大怪"

  这几年,乳业畸形发展中的种种"怪象"让人难以理解,却又真实存在。

  第一怪,高温奶、超高温奶取代巴氏奶成为市场"主打"。巴氏奶和高温奶的关系就像水果与罐头一样,在发达国家,高温奶只有在找不到就近奶源的市场才有,但在中国,质次价高的高温奶却占据了80%以上的市场份额。为什么?原因有三:一是高温奶保质期长,便于长距离运输及销售。二是从技术上讲,高温奶更加便于增稠调香,多数添加剂只有经高温处理才能发挥作用。三是国际大公司大力支持几家乳企扩张从而拉动设备和包材销售。

  第二怪,大规模工业化的乳制品行业依靠的仍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散养。一些乳企善于资本运作,善于市场营销,但是在奶源等基础环节却很少投入。时至今日,我们的牛奶年产量已经超过3000万吨,但没有几家企业拥有自己的牧场和奶牛。散养的牛奶很难集中收购,一般鲜奶挤出来几个小时就会坏掉。一家一户散养奶牛,农户风险也很大,奶农在牛奶销售旺季还能受益,但是到淡季一旦乳企降价或者减少收奶,奶农就会苦不堪言。

  第三怪,养牛的没有贩奶的赚得多。目前我国牛奶生产、销售链条上的价值分配严重失衡:在大型超市,牛奶卖场内的促销员比其他任何卖场的都多;在奶站,乳企给奶贩子的管理费占到每吨原奶价格的近20%。一吨奶的促销费用比加工费用还高,整个行业不知道价值到底产生在哪里,不知道价值到底该怎样分配。

  第四怪,守规矩做奶敌不过快速扩张。近年来有几大品牌的发展速度年均超过100%,他们在企业做大上屡创"奇迹",但由此带来的问题却越积越多,特别是乳业使用防腐剂、添加剂、高价包材的情况突出。前几天我去北京开会,一位老专家在会场上痛陈"中国乳业长距离运输火爆了双氧水产业"。

  品牌保护与乳业健康孰轻孰重?

  这次事件发生后,几家大牌乳企以保护产业、保护奶农为借口,呼吁国家不要整顿过严,并且对他们出资补贴,这其实是在误导。因为对乳业这样的大众食品行业来说,只要有人喝奶,就算再大的品牌倒掉了,也不会让整个行业垮掉;倒奶杀牛即使有,也只是暂时的。要让更多人继续喝奶,唯一的办法就是彻底整顿乳业,彻底解决各种问题,让消费者恢复信心。

  与对乳业问题遮遮掩掩、出于保护品牌目的不彻底整顿乳业相比,政府更应该做的是限制行业垄断,加强质量监管。中国最大两个乳业品牌的市场份额超过50%,已经进入行业高度垄断状态。牛奶属于大众食品,大众食品行业本身就不应当垄断。事实表明,一些乳企之所以能取得垄断地位,得益于它们采取不公平竞争手段,而一些地方急功近利的招商行为,也为乳企扩张推波助澜。一些地方为引进大品牌,出台种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大品牌乳企在异地建一座工厂很少花钱,还可以拿着政府的优惠去高价抢奶、打广告。政府最应该做的,不是盲目"扶大",而是完善制度、加强质量监管。目前乳业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亟待细化。比如牛奶中的各种添加剂,不允许加的要管住,允许加的也要让乳企在包装中标出来,保证消费者的知情权,不能再让企业以"添加剂属于商业机密"为由,随意暗箱操作。(记者冯雷王炳坤)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王雪)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