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特.博希迈耶 |
专访海德堡大学德语系教授迪特.博希迈耶
我们都是典型的德国人
文/ 刘莉芳 韩天(实习)
促成瓦尔泽中国之行的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北大德语系黄燎宇教授,另一个就是德国海德堡大学德语系教授迪特.博希迈耶。博希迈耶和瓦尔泽认识了15 年,经常一起在电视节目上对谈或者接受采访。但是两人保持着有礼貌的距离,似乎不能用“好朋友”形容他们的关系。博希迈耶至今只去过一次瓦尔泽的家,除了工作外,两人私下见面不多,主要通过电话和邮件联络。
在学术上,瓦尔泽很看重博希迈耶。每年都会应博希迈耶的邀请,到海德堡大学一年一度的论坛上为学生做讲座。博希迈耶是研究魏玛古典主义的专家,主攻歌德和席勒。今年2 月《恋爱中的男人》出版后,博希迈耶几次应邀解读该书。第一次是该书在德国魏玛的发布会上,德国总统也出席了。第二次是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博希迈耶和瓦尔泽就这部小说进行对话。第三次则是在慕尼黑对话。
在博希迈耶眼中,瓦尔泽是一个明星(pop star),“我觉得除了君特.格拉斯之外,瓦尔泽是作品被最阅读得最多的德国作家。他和君特.格拉斯可以说是齐名的。”
B=《外滩画报》D= 迪特.博希迈耶
B:瓦尔泽此次中国行举行了几场朗诵会,你觉得他朗诵得怎么样?
D:德国作家有举办朗诵会的传统,但不是所有作家都能朗诵好自己的作品,我认为托马斯.曼是朗诵得最好的,瓦尔泽仅次于他。瓦尔泽一直拒绝别人把他和托马斯.曼进行比较。他俩有很多相似之处。托马斯.曼也写过一部关于歌德老年爱情的小说,叫做《绿蒂在魏玛》。有一次,我和瓦尔泽在一档电视节目中对谈,我想把他和托马斯.曼进行比较,他当场就发怒了。他对托马斯.曼的拒绝可以称作一种精神上的“对父亲的恨”。不过,他不拒绝和君特.格拉斯进行比较。
B:瓦尔泽在作品里引用了尼采等哲学家的话,他是否受到了很深的哲学影响?
D:他很有哲学倾向,最喜欢尼采,也读过很多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书,还很了解费希特的哲学。
B:你最欣赏瓦尔泽的哪部作品?
D:《迸涌的流泉》。这本书可以看作是马丁的自传,情节虽然有一些虚构,但我认为主人公就是瓦尔泽自己。书中主人公的父母经营小餐馆,出身小市民阶层。瓦尔泽本人就是如此。书里还提到了他在第三帝国时期的亲身经历。瓦尔泽在德国不仅很出名,而且很有争议,因为他经常对当下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发表看法。以前人们说他是左翼作家,现在又有人批评他倾向右翼了。这说明大家没有抓住他的创作核心。因为对瓦尔泽一直在努力摆脱政治观点的影响,给出自己的独立看法。
B:这正是我想问的,《迸涌的流泉》被权威批评家马塞尔.赖希-拉尼茨基批评“没有提到奥斯威辛”?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D:开玩笑地说,赖希.拉尼茨基这是对瓦尔泽的“终身的迫害”。事情原本是这样的,赖希-拉尼茨基在德国办了一个叫“文学四重奏”的节目,经常请一些作家到节目中点评流行小说。这个问题不是他提出的,是当时在场的另一个作家提出的。赖希-拉尼茨基不会蠢到提这样的问题。
人们在战后50 年代才注意到奥斯威辛。此前,大家都不知道奥斯威辛是集中营。小说是通过一个小孩的视角来写的,小孩根本不可能知道奥斯威辛,所以这个问题提得很可笑。
后来瓦尔泽在德国书业和平奖领奖仪式上的一段讲话,加剧了对这个问题的批评。他当时说,现在奥斯威辛、迫害这类的主题,在小说创作中占主要地位,成为主流,但是这些问题如果总是被提出来,德国读者会腻烦,会产生反面效果。其实,瓦尔泽不是不关心奥斯威辛,他也写过一些有关奥斯威辛的散文。上世纪70 年代德国对奥斯威辛进行跟踪报道,瓦尔泽也参与了。
B:2002 年《批评家之死》出版后,遭到了一些“反犹”的指责,有人说这本书的主角影射的正是犹太批评家赖希-拉尼茨基。你也觉得这本书是针对拉尼茨基的吗?
D:瓦尔泽写这本小说其实是讽刺媒体,同时讽刺那些在媒体中安身的文学批评家。他之所以以赖希-拉尼茨基为原型,是因为赖希-拉尼茨基很典型,他是一个很强势的批评家,但是我们不能把虚构的人物和真实的人物等同。其实小说中的批评家和赖希-拉尼茨基本人根本不同。在小说中,瓦尔泽根本没有说批评家是犹太人。那都是现实中批评界自发的、没有依据的联想。
在《批评家之死》出版前,《 法兰克福汇报》拒绝选载,并且公开批评《批评家之死》充满了对犹太人的仇恨。我那时为《法兰克福汇报》写文章已有十年之久。我就这事写了一篇文章,批评《法兰克福汇报》,指出了他们的误解。这篇文章刊登在另一家报纸上。后来,《法兰克福汇报》就终止了和我的合作。
有趣的是,中国读者的观点和德国读者完全不同。黄燎宇曾把这本书给一些中国学者看,他们对小说中的批评家评价很高,黄燎宇认为这本小说是瓦尔泽写给赖希的“爱的宣言”。
这本书在德国已有了新版,黄燎宇为新版写了后记,在后记中他说,他没有在书中发现任何“反犹”的、仇恨的痕迹。他还说他对书中的两位主人公—文学家和批评家都很有好感,他认为那两人都是不可或缺的。
B:你和瓦尔泽是典型的德国人吗?
D:我是典型的德国人。我不能替瓦尔泽回答这个问题,但我觉得他也是。我觉得要从古老的传统意义上去理解德国人,德国文化不是封闭的、排他性的,它对全世界很开放,对全世界都产生了影响。托马斯.曼就曾经说过,德国性就是超德国性。
B:《恋爱中的男人》中的歌德被认为与瓦尔泽相似。你是歌德研究专家,你怎么看?
D:《恋爱中的男人》关于歌德的一部分是可靠的,一部分是虚构的,它混合了歌德和瓦尔泽自己。瓦尔泽在小说里投射了自己,作家都会在小说中透射自己,这是不可避免的。在《惊马奔逃》里,故事发生地博登湖边,有水、有森林,那就是瓦尔泽现实生活中的家。他的小说经常有很强的自传色彩。
在《恋爱中的男人》结尾,歌德给少女写了一封信,这封信件完全是瓦尔泽的风格,不是歌德的。
瓦尔泽一般写当下的事情。除《恋爱中的男人》外,他还写过一本跟歌德有关的书,是歌德和他的秘书埃克曼的对话。这次写作对他来说是“非典型”的,因为他很少写过去的事情。
(感谢现场德语翻译廖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