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世界领袖的眼光!”
10月26日,纽约市百老汇街52号楼前,69岁的黑人Ransaw匆匆走出奥巴马在纽约州的竞选办公室。
毕竟,这里是民主党的大本营,整个纽约在竞选中显得风平浪静。两党都没有在此造势或者花钱做广告。对于民主党,他们没有必要;对于共和党,他们没有希望。
Ransaw说,他希望通过志愿工作成为历史的一部分,“甚至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美国的民主可能有些问题,……比如人们会说,那些出身卑微的人永远也没有机会出头,但奥巴马的当选将会让全世界的人看到,在这个国家里正在发生些什么。”
纽约城市大学的AndrewPolsky教授介绍,大多美国选民投票都有预先倾向。除了党派因素,这些倾向还取决于成长的地点、家庭环境、接触的媒体等等。也就是说,当地的政治环境影响巨大。“在堪萨斯的农村、怀俄明州的山区、加州旧金山的海岸,或者在蒙大拿,人们的价值和政治观念、道德观念,甚至是截然不同的。”
在加州,奥巴马的支持者、斯坦福大学会计学教授CharlesLee告诉记者:“麦凯恩上台可能会让我更富,但是不会让我开心——因为这会让这个国家和整个社会更糟。我很希望看到我的邻居们有更好的教育、更好的健康医疗保障,这是一个文明社会应该有的。”
奥巴马的“理想主义”和“国际视野”打动了他。“奥巴马会说,美国人只有全世界3%的石油,但是会用25%的石油。这是不稳定,而且不公平的。这是一种世界领袖的眼光!”“奥巴马要求年轻人跟他一起牺牲——你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很多年没有听过这种讲法了,在肯尼迪之后,这还是第一次。”
除了祈祷,Charles也把对奥巴马的支持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他和太太每人都按照法律规定的上限捐款——两次,每次2300美元。另外,他还和女儿一起,为奥巴马登门拜票。
他惊诧于奥巴马团队的组织能力:“他们把每条街、每个巷子都画在地图上了。谁是共和党、谁是民主党,甚至年龄层,都注明了。”而Charles和他女儿所做的,就是照图索骥,按计划拜访几十户人家,做建议,或者收集资料,整个活动下来,他“非常有参与感”。
“我是一个保守的人”
除了当地政治环境和个人的党派所属影响,正在发生的大事件也是影响选民选票走向的重要因素。尽管伊拉克的形势正在好转,但已经没有人再关心伊拉克——所有的人都在盯着华尔街。
《华盛顿邮报》和美国广播公司主导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经济是大选首要议题的选民中,奥巴马以2∶1的比例领先。在密歇根,汽车制造业不断滑坡,股市滑坡,工厂关闭。愤怒的工人把矛头指向了共和党的经济政策,这里的民调中,奥巴马以54%比38%大幅领先麦凯恩。
尽管共和党选情吃紧,奥巴马为保选票,仍紧紧抓住经济牌乘胜追击,在上周提出应对金融危机的新方案:给雇用员工的企业税收优惠;增加给汽车业的贷款数额;等等。他说:“我们不能等到新总统选出的时候,我们从现在起,就要立即行动。”口气仿佛他已经当选。
不过在《纽约时报》记者MichaelLuo看来,经济固然成为主导性问题,但最终结果如何,还没法说定。
在选情平静的纽约,保守人士的声音有些孤独。华尔街街头,有小贩出售两党候选人头像的各种徽章,其中印有麦凯恩和佩林的徽章数量大约只有奥巴马和拜登的五分之一。
有位头戴牛仔帽、身穿老式西服的中年男子,精挑细选了一枚麦凯恩的徽章。
这位名叫Paul的老兄支持麦凯恩——原因很简单,共和党有“尊重生命,反对堕胎”的核心道德。Paul甚至动情地对记者讲起麦凯恩妻子辛蒂的著名故事:麦凯恩在机场迎接从孟加拉归来的妻子辛蒂,辛蒂怀抱着一个黑人兔唇女婴,麦凯恩问:“她要去哪里?”辛蒂坚定地回答:“她去我们家!”于是,这个女孩就落户在麦凯恩家中,成为他最小的女儿。
Paul对记者努力解释胎儿的“生命权”,并反复强调——“我是一个保守的人”,语气充满骄傲。(南方周末)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