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区30年扩大50倍
城市项目规划审批量增千倍,重庆城建不搞“摊大饼”,16个组团由绿化体分隔
30年前,重庆城到底怎么建,各城区有什么分工,这些都几乎没有“规划”。但改革开放30年来,“规划”覆盖全市。
主城范围扩大50多倍
“一个城市要有序发展,必需作长远规划。”市规划局副局长张远林说,改革开放前,我市没有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随意性比较大。1980年,重庆市规划局成立,启动建国以来首次城市总规编制,成为我市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法定规则。
但那时,城区规划管理主要集中在母城约102平方公里区域。重庆直辖后第二年,第二版城市总规出炉,“主城”已突破两山扩至600平方公里。
去年,第三版总体出炉,主城集中统一管理区扩至主城九区5473平方公里,是1980年的50多倍。
主城建成区1978年才70余万平方公里,目前有430余平方公里。
据了解,1980年,都市区一年审批量仅几万平米,到去年达4900万平米,增长了一千倍左右。
主城区外,我市还重点规划了“一小时经济圈”,渝东南、渝东北“两翼经济圈”。
重庆城建不搞“摊大饼”
因受两江与两山的阻隔,我市按地形精心规划设计,目前已形成“一城五片、多中心、组团式”格局。“五片”是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九龙坡区、沙坪坝区;“多中心”则指除三大中央商务区(解放碑、弹子石、江北城)外,杨家坪、沙坪坝、观音桥至新牌坊地区、南坪、西永、茶园等地,辐射周边组团;其中西永和茶园是新增的城市副中心,目前正在建设中。
根据主城隔离带规划,16个组团由绿化山体带分隔,让城市建设不搞“摊大饼”,避免出现粘连。
机场轻轨早有规划 用地已预留不用大拆迁
除了城市总规,重庆城建还有许多专项规划。规划和正在建设的有“山城步道”,还有“两江四岸”规划及电力、消防规划、城市避难场所规划等。
“九线一环”的重庆轨道交通,则设计有270个主要站点,规划远期至2050年。轨道线走廊、站场早作了预留,不允许建永久性建筑。
目前,主城两江上已有和在建桥梁22座。根据规划,两江上的大桥将达到29座,除今年开工的双碑大桥、千厮门大桥、东水门大桥外,还规划了红岩村大桥等。
2015年前,我市要打造成全国第五、西部最大的铁路枢纽,11条铁路干线将经过重庆,还有18个铁路项目会基本建成和投入使用。
江北国际机场将打造成继京沪、广州之后的全国第四大枢纽机场,规划建4条跑道,跑道用地也已进行了预留,建设时可减少拆迁环节,节省大笔资金。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蒋艳采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