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以《雪野》、《努尔哈赤》、《大年初一》为代表的辽宁电视剧播出后,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雪野》、《努尔哈赤》、《大年初一》同时在全国第七届优秀电视剧飞天奖评选中获奖,《雪野》、《努尔哈赤》更摘得飞天奖一等奖。
当时,电视界盛赞辽宁电视剧刮起了一场“东北风”。从此,“东北风”作为一个电视界名词,成为了中国电视史上的标志性现象之一。
回顾改革开放30年发生在辽宁的重要文化现象,便不能不提这批在国内电视界以“东北风”为标签的电视剧以及其带来的深远影响。
《雪野》、《努尔哈赤》掀起“东北风” 1981年,辽宁省委向辽宁文艺界提出阶段性发展目标,即:用五到十年的时间,把我省的文学艺术事业提高到国内先进水平,出一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出一批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一目标的提出,有力地促进了文艺界的思想解放,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也是上世纪80年代辽宁文学艺术事业走向新的繁荣的起点。
我省电影、电视剧的创作起步较晚,但是,自1981年省委提出文艺事业阶段性发展目标后,省内影视界和有关部门都积极投入到了影视剧的创作和生产之中。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电视剧《新岸》、《木鱼石的传说》、《爱新觉罗·浩》、《家风》、《大年初一》、《雪野》、《努尔哈赤》等,接连在国内国际上获奖。其中最为突出的作品,便是《雪野》和《努尔哈赤》。
《努尔哈赤》是一部带有史诗色彩的长篇电视连续剧,场景宏阔、气势磅礴,塑造了开创清朝帝王基业的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艺术形象。该剧不仅人物形象血肉丰满、富有历史内涵,并且在导演技巧上大胆使用了两极镜头组接画面,拓展了电视镜头的摄影视野,至今仍为人称道。剧中,除了表现英雄大业的成功与内心世界的孤独,还展现了清前女真民族的生活风貌与文化意识。著名学者王元化曾经评价该剧在描写宫廷斗争的冷漠与残酷的方面,有些近乎“莎士比亚的风范”。同时,以《努尔哈赤》为发端的长篇历史剧创作,也揭开辽宁长篇电视连续剧创作的序幕。另一部具有代表性的电视剧《雪野》,描写了一位名叫吴秋秀的北方农村妇女同包括前夫在内的5个男人之间的感情纠葛以及兴家创业、开拓进取的风貌,是一部以改革开放后的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该剧故事容量丰富、人物性格复杂,以广阔的社会背景、浓郁的关东风情,以及清新的农村生活赢得了观众的青睐。这两部以东北人、东北事为题材,具有鲜明东北特色的电视剧,均获得了成功,并且同时获得全国大奖,因此,当时的电视界以“东北风”来称谓这一引起全国范围内瞩目的文化现象,为辽宁电视剧的创作带来了巨大的肯定与推动。
“东北风”的创作内核影响至今 “东北风”的出现,给省内文艺界带来了许多的思考。当时,各种理论研讨会也在各种范围内召开,对东北地区特色以及东北文化特征问题进行了初步的解析。自1986年以后,辽宁电视剧在创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批具有关东风格的电视剧的出现,在客观上呈现出了一种共同的创作态势。当时,辽宁电视艺术家迫切需要对创作群体的风格流派有所认同,使自身的艺术追求产生自觉的认识,这为“关东电视剧”这一艺术口号的提出提供了主客观方面的优势。“关东电视剧”的口号提出后,辽宁电视剧的制作获得了发扬自身地区优势、以独特艺术魅力获得观众认可的更大契机。1991年1月4日至6日,《关东电视剧的美学追求》研讨会举办,与会人员提出,关东电视剧的重要内核在于一种独立的艺术品格,这主要体现在影视语言层次上。同时还认为,关东电视剧影视语言的总体特征是感情浓烈、色彩鲜丽、至情至理。包括:传奇性的故事色彩、大悲大喜、跌宕起伏的情节线索、起承转合的传统结构样式、自然流畅的艺术节奏、多运用全景和大特写的画面构图等,既具有较强的可看性,又呈现出了一种诗格。
自“东北风”现象出现后,我省的电视剧创作十分活跃,许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优秀作品获得了全国观众以及电视界的肯定。辽宁电视剧制作中心和大连、沈阳、鞍山、辽阳电视台以及沈阳军区电视剧制作中心等单位的电视剧创作不断有新作问世。上世纪90年代,由大连电视台制作的农村三部曲《篱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再次将我省长篇连续剧的创作推向了新的高度。说明了我省的电视剧特别是长篇连续剧的创作,已经由主题的单一走向多维,站在历史的高度进行反思和观照,把这种思考以人生化、生命化的形象呈现出来。近年来,我省也陆续创作出了一些延续“东北风”主要特征的优秀电视剧。
目前,我省已形成了具有较高水准的电视剧创作群体,拥有自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并且在不断积极探索,力图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精神和关东风格的优秀影视作品。(王研)
浏览更多传媒资讯,欢迎点击 (来源:辽宁日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