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会素有中国外贸“晴雨表”的美誉。无论是三年自然灾害还是“文革”干扰,无论是亚洲金融危机还是“非典”期间,广交会从未间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后,经过几代外贸人的努力打造,广交会飞速发展,成为“中国第一展”。
改革开放前,我国对外贸易由专业外贸总公司垄断经营,广交会由各专业外贸总公司组织交易团参展。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逐步发展,经营渠道逐渐拓宽。广交会因时而变,将组团单位由专业外贸总公司扩大到国家部委工贸公司。之后,随着外贸经营管理权下放,专业外贸总公司与地方公司脱钩,食土、纺织、轻工、机电、五矿、医保等六个进出口商会相继成立。
从1994年第76届起,广交会将组展体制改为“省市组团,商会组馆”,同时按国际惯例分商品类别设置展区,极大调动了地方商务主管部门和商(协)会参与广交会的积极性。到会采购商人数和成交额稳步上升,即使在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外贸出口冲击最严重的1998年和1999年,广交会的到会采购商人数和成交额也没有下降,且持续增长。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广大中小企业通过广交会开拓国际市场的愿望日益强烈,展位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广交会从2002年第91届起,由“一馆一期”改为“一馆两期”,展位总数增加到1.57万个,实现了综合性展会和专业性展会的有机结合。
2004年春,琶洲展馆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一届两馆两期(同时在流花路展馆和琶洲展馆分两期举办)同时举办,广交会规模一举跃居世界单年期展会第三位。
为促进国际贸易平衡协调发展,广交会从第101届开始更名为“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拓宽了国外产品进入我国市场的渠道。
2008年,琶洲新展馆投入使用。广交会已逐步建立起“部门宏观管理,地方组团参展,商会行业协调,中心统筹办会,四方联动互促,管理规范科学”的运作体制。
从第104届起,广交会由“两馆两期”改为“一馆三期”,展览总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展位近5.5万个,比第103届增加1.3万个;参展企业约2.2万家,增加4000家,更多企业获得参展机会,展位供求矛盾得到基本缓解。
展品类别从5大类细分为15大类,专业展区从34个细化为50个,其中27个展区展览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均达到国际大中型专业展览的水平。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互相监督和制衡的管理机制,是广交会改革的重点。按照“决策、执行、监督”分设的原则,商务部制定了展位数量安排、展位位置安排和展位使用管理等办法,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减少操作中的不确定性;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提高展位安排和使用的透明度,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形成各方共同参与监督的有效机制。
改革使广交会这块金字招牌更加闪亮,成为机制更完善、管理更科学、影响更重大的对外贸易平台。
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