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社会要闻 > 世态万象

蒋子龙11年心血铸就长篇小说《农民帝国》(图)

蒋子龙

  作家简介

  蒋子龙,当代著名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会长、天津市作家协会主席。

  1965年发表第一个短篇小说《新站长》。善于写工业题材。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曾在新时期引起轰动,作者还著有长篇小说《人气》、《空洞》等,出版后在市场上均引起巨大反响。

  一部《乔厂长上任记》,曾使蒋子龙成为中国改革开放题材文学的奠基人。随着时代的变迁,近日,他又推出了首部农民题材的长篇小说——《农民帝国》,而这本书的写作花费了蒋子龙11年的时间。

  虽然当初因“乔厂长”一举成名,但在接受专访时,蒋子龙却坦承,对他来说,“乔厂长”是“不请自来,非常容易”的,而“郭存先”却代表了他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积累,两人的分量在他心中不可同日而语。

农民帝国 蒋子龙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8年9月

  “当初走弯路,是想把这30年农民的命运、农村的得失参透了”

  《农民帝国》是蒋子龙创作生活中花费时间最长、投入心血最多的一部长篇小说。写作了诸多工业、社会题材著名作品的蒋子龙,在农村度过了他的童年,自认骨子里是个农民,却一直没有农民题材的作品问世。因此,这部积累多年的小说的出版,可谓完成了蒋子龙的一个夙愿。

  记者:在小说的最后一页我们看到,这本书你早在1997年就开始动笔写,直到2008年7月才完成,前后经历了大约11年的时间,可谓是“十年磨一剑”,主要的难点在哪?

  蒋:对我来说,《农民帝国》的创作过程是一种很特别的经历,其中的感悟也很特殊。
我是沧州人,1955年考中学考到天津上学,14岁之前都在农村。实话实说,在城市,在首都边上,在天津这样的直辖市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了,我到现在做梦,做城市的梦很少,做了也记不住。我对农村的情感很深,因此心里老有一个心愿,要踏踏实实地写一些自己心目中的农民,他们的甘苦,他们的奋斗,他们的经历。

  但是一到动笔的时候却很困难,我当初走过弯路,老想把这30年农民的命运、农村的得失,自己能够理透了、参透了,写一组人物。但是写来写去就写不下去了,最长的时候写了两个月,突然卡住了,觉得摸不到那个东西。为了写这部书我看了很多哲学的书,想拿到一个看透生活的工具。直到今年过春节,我一个人跟老家的哥哥在一起团聚完,突然悟出一个道理,我写的是小说,写小说就是写故事,何必在思想上找?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写得就特别顺,甚至后来越写越刹不住了。一个作家很奇怪,写了大半生小说,仍然会“鬼打墙”,仍然会耽误自己。

  记者:书名非常有意思,怎么理解“帝国”两字?

  蒋:毛泽东说,中国什么问题最大?农民问题最大。不懂农民就不懂中国。农民的问题贯穿于中国数千年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之中,其社会结构、政治制度、观念形态以及运作方式,无不是农民意志动向的直接或间接反映。因此,人们习惯性地称财大气粗的农民为“土皇上”。小说的主人公郭存先说:去掉“土”字就是皇上!他要创造一个“帝国”——这就是他的全部人生情结。而瞧不起农民的也正是他自己,就连整他的也是农民。在当今现实里,怀有郭存先式“农民情结”的又何止他一个人?甚至不光是农民,有些人西装革履,留洋回来,骨子里照样是农民,照样有帝国梦。所以,我把书名叫做《农民帝国》,还隐含着一种意思,嘲笑现在想称王称霸的太多了、想当土皇上的人太多了。

  曾经的农民企业家纷纷倒台,对我冲击非常大

  《农民帝国》这部小说是以主人公郭存先的成长经历、人性蜕变及至最后毁灭为主线的,为了写好这个人物,蒋子龙研究过三届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的发家史,但为了避免“对号入座”引来麻烦,他极力模糊人物身上原型的影子。

  记者:郭存先本是善良而勤劳的农民,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这样一个好人,在从贫穷到暴富的过程中,却无法抑制自身欲望在权力和财富中的无限膨胀,终成“统治者”。你怎么看郭存先的这种蜕变?

  蒋:郭存先的悲剧不是偶然,是必然。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农民的宿命。不过在当今复杂的历史条件下,表现形式及其结果更诡异罢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这30年来农村的改革开放,从联产承包、包产到户开始,搞乡镇企业,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变化非常大。不少曾经很优秀的农民企业家后来纷纷倒台,对我冲击非常大。因为我认识很多这种企业家,我跟他们都有交往,那一阵有一个时髦的词是“中箭落马”,我就思索这个现象,为什么会是这个现象。

  我原来设计的郭存先是另外一种典型,一个手很巧、很能干、老实忠厚的农民,最后觉得走不通,因为我私访过几十个村子,研究了三届全国优秀农民企业家的发家史,研究他们的性格类型,像这种老实巴交的、一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人物,到改革开放之后,要叱咤风云,领导一个村子发起来,根本不可能。

  记者:“郭存先”这个人物在生活中有原型吗?

  蒋:我研究了好几届农民企业家的资料,小说中的郭存先有这些企业家的影子,只要我研究的人身上有我感兴趣的东西,我就会拿到我的人物身上。但是郭存先不像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因为我筛选资料的标准是所有容易对上号的都剔除,我怕这些企业家“对号入座”,对上号很危险。我有一个朋友在某个县当领导,他说你不可以写《农民帝国》,写出来之后重则可能会遇到车祸,轻则可能断胳膊断腿,或者官司缠身。

  但是现在我很放心,没有一个企业家能跟郭存先比,我也绝不敢承认是写某一个人的,那惹不起,我以前吃这种苦头吃得太多了。

  “与其他写农村题材的成功作家相比,我能有点自信的,就是我还有一点点自己的思想”

  从城市转向农村,从车间转向村庄,从工人转向农民,写作《农民帝国》对蒋子龙来说,是创作题材上的一大跨越。但是,面对已经在农村题材上耕耘了很久的陈忠实、莫言等作家,“迟到”的蒋子龙能否有信心占据一席之地?

  记者:写作农村题材的成功作家已经很多,与他们相比,你觉得自己的优势在哪?

  蒋:作家有一个很大的麻烦,写一部作品之前,前面一些成功的作家对他来说都是大树。莫言才气纵横,陈忠实的《白鹿原》说是经典的,有点夸张,但至少是半经典,是了不起的作品。写农村题材的还远不止这些。柳青的《创业史》也很棒,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写得很严谨、很真实。

  我的优势在于我关注现实、关注农民、关注我们跟农民有关的许多东西,包括理论。因此,我能有点自信的,就是我还有一点点自己的思想。另外,我的语言氛围是典型的河北味。那么多高手,我可能写不过他们,但我和他们的味道不一样。

  记者:“乔厂长”和现在的“郭存先”,这两个人物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孰重孰轻?

  蒋:写“乔厂长”时我在工厂当车间主任,刚落实政策,恢复职务,这时《人民文学》租稿,希望我给他们写篇小说,我说我现在没有文学的感觉,只有一肚子苦水,他说那你就倒倒苦水。我用三天的时间,写出了这篇小说。对我来说,“乔厂长”是不请自来的,非常容易,可能是当时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大家有许多感觉,这篇小说触动了一个很敏感的神经。但是,在我看来,我下工夫最大的、代表我很长一段时间的思考积累的是《农民帝国》,这个分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很看重《农民帝国》。(郑媛)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雪)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蒋子龙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