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街头的板车、地摊兜售,到高楼大厦内通过电脑完成交易,伴随着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进程,市场发展从单一到多元、从有形到无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盯着秤杆、秤砣,到现代化、网格化分类管理,肩负市场监管职责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成为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及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守护神”。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工商行政管理与改革开放同行,与时代发展同步。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促进改革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执法力量。
确立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 工商部门恢复建制的1978年9月,正是改革开放之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指出,集贸市场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监管集贸市场便成为工商部门的重要职能。
但是监管哪些内容,如何监管,在当时是全新的课题。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不断针对新情况、新问题,确定职能定位、工作目标等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重大理论问题,逐步确立了工商行政管理理论体系。
1979年1月10日,沈阳北行市场在关闭了十余年之后,重新恢复营业,成为当时国内恢复经营的第一家城市农贸市场。北行市场工商所第一任所长郭向野说:“管而不死、活而不乱、放而有度是当时的监管原则。现在想来,这便是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探索的起步。”
党的十四大以后,工商部门提出,要寓服务于监管之中,在监管中体现良好服务,在服务中依法加强监管。进一步从认识上和实践中解决了在监管中要体现服务的问题,这是工商行政管理理论探索的深化。
党的十六大特别是近两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明确提出,要做到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的“四个统一”。国家工商总局局长周伯华强调,要做到“四个统一”,就要积极推进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四化”建设,努力实现建设高素质的队伍、运用高科技的手段、实现高效能的监管、达到高质量的服务“四高”目标。因此,以“四个统一”为主体,以“四化”建设和“四高”目标为补充,标志着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理论基本形成,为工商行政管理事业的长远发展夯实了理论基础。
健全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 改革开放一声号角,商品迅速丰富,市场日益繁荣,交易行为日趋活跃。与此同时,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也开始涌现。例如,夸大其辞甚至虚假欺骗的广告宣传开始见诸报端、街边。而那时还没有广告法来规范这些行为。
原国家工商局广告司司长刘保孚,从头至尾参与了《广告法》的起草。他回忆说,前后一共起草了十几个版本,并反复向法律界的专家、公司、媒体、客户等社会各方征求意见,论证和修改更是不计其数。历经10余年,1995年2月1日,《广告法》正式施行。此后,广告行业规范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到2007年底,中国广告年营业额已达到1750亿元,从业人员110多万人,成为第三产业的中坚力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30年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法制建设、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目前,工商行政管理基本形成了以《公司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商标法》等法律及一大批行政法规、规章为主体的比较健全的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规。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中,共有100部法律和203部行政法规赋予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监管执法职责,国家工商总局单独制定和与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部门规章有104部,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法行政提供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依据。
建立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 “工商部门对企业实行信用分类监管,奖优罚劣,对我们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可以帮助我们把很多事情做好。”隆鑫集团副总裁陈家昆感慨地说。
从2003年开始,为适应新时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需要,工商系统推出企业信用分类监管改革。对企业按守法经营情况进行分类,把对企业的各种服务和监管信息融汇在一个平台上,实现了对企业的全过程监管,极大地提高了工商系统的监管效能,同时,也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如今,要了解企业的信用度,不用东奔西跑,只要上网轻点鼠标,便可一目了然。
截至2007年,全国基本实现了工商总局、省、地、县和工商所五级联网和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工商总局通过联网已拥有888.91万户企业的基本信息和475.8万户注销企业的基本信息。
这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的一个缩影。历经6次机构改革“三定”之后,逐步确立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定位,实现了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职能的历史性转变,形成了从总局到基层工商所五级贯通、运转协调的分层管理体制,建立了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基层监管执法体系。加快了法治工商、信用工商、信息工商建设的步伐。市场办管脱钩,实现了“运动员”与“裁判员”分离。今年9月1日全面停征“两费”,进一步促进了严格执法、公正执法。
壮大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 不久前,80岁高龄的福建省将乐县工商局退休干部刘仁发老人专程去照相馆,与自己珍藏24年的工商系统第一套制服拍照留念,然后把它捐献给将乐县工商局专作收藏。
寒来暑往,陪伴一代又一代工商人在平凡而光荣的岗位上默默奋斗的工商制服,成为中国工商30年历史的无言见证。2006年,全国工商系统开始第三次换装,工商队伍以崭新的面貌迎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30年,制服变了,不变的是工商干部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执着守护。30年,环境变了,不变的是工商队伍为构建社会和谐的辛勤付出。
30年来,工商行政管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人员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监管的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1978年工商行政管理系统恢复建制时,全系统仅有10万余人。1996年国务院核定工商所36万行政编制,结束了基层工商所长期缺编、少编的历史,是工商所人员列入公务员序列的历史性举措。多年来,通过坚持不懈强化教育培训,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工商行政管理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明显提高,业务能力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执法形象明显改善,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不断提升。目前全系统公务员队伍共有40余万人,已成为维护市场秩序的坚强卫士和促进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记者富子梅)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庆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