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新华社记者 赖臻)吸纳了30多名残疾人务工,固定资产超过百万元,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北京家纺行业第一个拿到ISO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是由一个名叫程纪勇的残疾人创办的。
很多人佩服程纪勇创业的胆识,但是他体会最深的,不是当年自己的义无反顾,也并非为消除种种疑惑和不解遇到的难题,而是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给残疾人带来的春天。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不仅无法体现自身的价值,我国残疾人事业也不会出现质的飞跃。”程纪勇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1992年下半年,程纪勇开始琢磨辞去公职。那年,他已经45岁,在一家集体企业做到了管理层,稳定的地位和可观的收入别说对一名残疾人,就是对一名健全人来说都相当不易了。
周围的人都说他疯了,程纪勇自己却说,两点原因促使他义无反顾:报恩社会;为残疾人做事。
程纪勇因小儿麻痹落下残疾,曾跟随父母去过“五七”干校,回到北京后的很长时间里一直找不到工作。1974年3月,他提笔给朝阳区有关领导写了一封信,没想到,工作问题很快解决了。程纪勇多年之后才知道,素昧平生的朝阳区委书记随后又作出批示,责成有关单位调查区内有多少渴望就业的残疾人无法就业。那封信不仅改变了程纪勇的个人命运,也使很多残疾人开始新的生活。
程纪勇希望企业为更多残疾人就业提供帮助,但这种想法在当时没有得到认同,不少人认为,扶持一个员工多为残疾人的工厂,等于主动扛起了沉重的包袱。“最终我只能接受各种苛刻条件,独自承担创办企业的风险。”程纪勇说。
1993年6月22日,程纪勇揣着东借西凑的20万元钱,带着3个健全人和7个残疾人,在北京朝外老年活动站的四间半木板房中,创办了以床上用品为主打产品的北京芳草工艺品厂。
厂里当时全部家当只有4部脚踏缝纫机、两把电熨斗和花500元做的两张工作台。“更让人揪心的是,7名残疾员工学了半个月,只有一个聋哑人掌握了生产技能,本来是工艺很简单的产品,建厂两个月才生产出合格成品。”回忆起创业初期的不易,今年61岁的程纪勇感慨万分。
以前社会的旧有观念是,残疾人不需要劳动,而应该是靠国家救助的群体。程纪勇告诉记者,救济解决温饱,创业实现小康,工厂不仅应成为残疾人就业的平台,也是培养劳动能力的平台。残疾人聚集在一起工作,他们会觉得相互间比较平等,没有与健全人接触时的那种压力和自卑感,有助于让更多的残疾人在经济上取得独立,继而在家庭中和社会上体现自身价值。
如今在工厂里,每个残疾职工都有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婚育五项保险,中午有免费工作餐,上下班有班车接送。工厂还经常组织活动,让这些平常与社会接触不多的残疾人出去走走。残奥会期间,几乎每名残疾职工都到现场观看了比赛。
从去年起,程纪勇担任了北京市的无障碍设施监督员。“现在残疾人可以无障碍地在首都国际机场办理登机手续、乘坐地铁和公交车、游览故宫甚至登上长城,这在以前是不能想像的。”
残奥会期间,程纪勇成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一名志愿者,每天下班后都要和健全人一样坐地铁再换乘出租车。“一天,一辆空出租车从我面前驶过后在不远处停了下来喊我上去,那位司机跟我说,他本要回家不打算载客的,看到我是残疾人,专门停下来让我上车,我真的很感动。”
程纪勇说,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人理解残疾人“拒绝特殊、要求平等”的想法。“我们有权利也有能力平等参与国家建设和社会生活。”
“工厂成立以来,正好经历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大发展的20年,而残奥会的举行,更让整个社会助残尊残敬残的风气得到了大力弘扬。如果没有改革开放,这一切遥不可及。”程纪勇说。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