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移植的珊瑚。 |
大亚湾珊瑚海底大迁移
●移植地离移出地约6.5公里。
●将珊瑚采挖出来放入网兜,挂在架子上进行不离水运输。
●运输船速保持在3~4公里/小时。
●整个移植过程用了一周时间完成。
本报大亚湾讯 (记者秦仲阳 通讯员陶荣军、李振亮摄影报道)记者昨天从惠州市海洋渔业局了解到,去年9月开始实施的“中海油惠州炼油项目用海海域珊瑚移植”项目,经过一年来的3次监测,移植到新栖息地的珊瑚总移植成活率达到95.2%,日前项目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移植技术正在申请国家专利。
珊瑚迁移项目投资80万元
据悉,去年9月,中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需要在大亚湾北部修建海底输油管线,而铺设项目所用海海域属于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范围,为补救施工对珊瑚的可能影响,中海炼化惠州炼油项目委托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查清该项目用海海域的造礁石珊瑚群落分布情况,对可能受施工影响海域的造礁石珊瑚群落采取迁移保护措施,把位于锅盖洲东侧的造礁石珊瑚移植到7公里外的赤洲附近安全领域。整个迁移项目投资额为80万元左右。
珊瑚移植均在水中进行
据介绍,造礁石珊瑚被列入世界《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对海洋生态环境变化反应极为敏感。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过度的开发活动和环境污染,导致珊瑚栖息地遭到破坏甚至消失,因此,大亚湾的造礁石珊瑚更显弥足珍贵。
珊瑚移植,要尽可能找到环境相当的海域。为了使移植成活率达到预期目标,经过多方探查论证,项目实施方找到了大亚湾赤洲岛,此海域有一处4500平方米水流较平缓的小海湾,1~3米水深处有大块岩石可以抗风浪;珊瑚生长非常好,多样性很高,活珊瑚平均覆盖率大于24%;且人为干扰较少,距离珊瑚移出地约6.5公里。
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珊瑚移植一定要在水里进行,珊瑚离开水面时间过长会导致死亡,特别是小体珊瑚移植更为困难。
同时,搬运时也不能有太大震动,为此施工人员将采挖出来的珊瑚放入网兜挂在架子上进行不离水运输,保持船速3~4公里/小时,下卸时也保持在水中作业。整个移植过程从2007年9月20日至27日,用了一周时间工程才完成。
项目共移植珊瑚群体5203个,其中小个体珊瑚居多,占移植总数的2/3。移植的珊瑚种类共计29种,以蜂巢珊瑚和刺星珊瑚居多。为保证移植珊瑚的成活率,科研人员通过把小个体珊瑚用无毒无害的水下胶水粘在预制水泥板上再搬移至移入地的办法,解决了移植过程中小个体珊瑚容易死亡的问题。
总成活率达到95.2%
中国科学院南海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年里又对这批珊瑚在新栖息地的生存和健康状况进行了三次监测,监测表明,总成活率达到95.2%。目前,移入地活的造礁石珊瑚平均覆盖率总体增加了10%。
上月底,大亚湾水产资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组织有关专家成立验收专家组,并主持召开“中海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油分公司用海海域珊瑚移植项目”评审验收会。验收专家组一致同意该项目通过验收,专家组同时认为,该项目体现出保护与开发并重,珊瑚移植后成活率高,特别是移植中小个体珊瑚的成功经验值得推广。目前,正准备将移植技术向国家申请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