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自己的成功,郭敬明归结为勤奋。本报记者张伟摄
近日,青年作家郭敬明做客京华茶馆,与读者见面并交流。见面会上,郭敬明称,尽管他的作品一本比一本销量大,读者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可他在文学创作上没有太大野心,“我不期望我能写出多么惊世骇俗的作品,只希望我讲述的故事让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我就满足了。”对于刚刚揭晓的茅盾文学奖,郭敬明表示也颇为期待,“但我目前还达不到那个水平,希望有一天可以达到。”除了写作、办杂志外,郭敬明透露将来如果有机会还想尝试当导演。
-新书 无意倡导大学生高消费 由郭敬明创作的最新长篇小说《小时代》第一季《折纸时代》日前由长江文艺出版社(blog)出版。郭敬明称,随着他离开校园,进入社会生活,他写作的视角也跟着身份的变化而变化,“我很想写我待了很多年的上海,通过一群大学生的生活去反映当下的大上海情状。”郭敬明说。
尽管之前已有了包括张爱玲、王安忆、陈丹燕、虹影等在内的名作家写作上海,但郭敬明自称没有压力:“这也是我创作的一个很大原因,他们所写的都是过去的上海,但真正当下的上海并没有人去记录,特别是年轻人的生存,所以我很想记录这样一个时代。”郭敬明说。
在这部小说中,充斥着各种时尚名牌,包括小到首饰、化妆品、名包、服装,大到香车、楼房公寓等,还有很多富人们奢华的生活细节描写,以及小说主人公们锦衣玉食的生存状态。有读者反映,郭敬明书中所写的上述内容对大学生形成强烈的刺激,甚至对他们的生活与价值观产生影响。对此郭敬明说,《小时代》的确可能会刺激很多人对物质的欲望,“里面写了物质让人内心扭曲,或人的一些欲望得不到满足。”郭敬明说,物质在这个社会上是不可或缺的,你在面对它的时候,会丢失很多东西,但你也可能会坚持很多东西。这也是他在小说中想要探讨的话题之一。
-创作 只想讲述一个动人的故事 郭敬明认为,创作于他来说一方面是职业,是他工作的很大部分,另一方面也是从小到大的爱好,“我很喜欢写故事,喜欢去跟别人分享写下来的东西,这会感染他们,会触动到他们的内心,这是我引以为豪的地方,同时写作也是我与外界很好的交流方式。所以对我而言,写作是一个很特殊、属于我个人精神层面的东西。”
在郭敬明看来,他很少想要在作品中传达一个思想,或批判什么东西,“因为我觉得这些东西都太大,而且过于空泛,我不希望用说教的口吻,或者批判的姿态去创作。我只希望我认真去讲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会隐藏一些我对世界的看法,我的世界观、价值观,读者看这个故事时,自然会去体会到这些东西。我觉得强制别人去接受你的观点和想法是很傻的一件事,所以我更多的时候只是在表达,能潜移默化影响、感染别人。至于你真正体会到什么,跟你个人阅读体验有关。”
有读者注意到,郭敬明对女性的心理描写与性格把握,相比他笔下的男性主人公更细腻、生动,此前的《幻城》《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如此,《小时代》更甚。对此,郭敬明说,这来源于丰富的想象力,“除了想象力外,我身边有很多女生朋友,写作中我会经常和她们交流沟通。”在郭敬明看来,一个作家的写作主要靠经历和经验,“比如苏童写旧社会妇女之间勾心斗角的生活,你说他有这个经历吗?但他有想象力,他会去抓这个人的心态。我觉得作家写到最后,会把接触到的经验,转化成真实的、让人信服的经历。”
-办刊 做杂志比拼的是长久 除了作家身份外,郭敬明还是文学杂志《最小说》的主编。《最小说》从去年创刊发行以来,如今每期达到五十余万册的发行量。郭敬明透露,当年他是一路看着《中外少年》《萌芽》《少年文艺》等杂志长大的,“可我长大成人了,再看那些还是老样子,我希望有一本新鲜的杂志能适合他们阅读,就想要办本杂志改变现状。”毕竟是第一次尝试办杂志,郭敬明并不太自信,“最初的期待是能发行十万册就很满足了,没想到能像今天这样。”
就在《最小说》创办后,紧接着又出现多家杂志,比如hansey主编的《爱丽丝》、蔡骏创办的《悬疑志》、张悦然的《鲤》等。这些杂志并没有像《最小说》那样能在市场上风生水起。对于自己的成功,郭敬明总结认为是自己的勤奋。“杂志需要团队的智慧,你要有执行力非常强的团队,主编要有很好的创意和想法,市场定位要准确,内容更要精耕细作。”在郭敬明说,“我是那种今天要做一件事一定要把它做到最好的人。所以我每天连睡觉都在想杂志的事,半夜我想到一个东西都会起床记下来,免得忘掉。此外我非常重视团队的智慧,因为杂志比拼的是长久,不是说做完一本就完事了,它是长期的战役,坚持到最后的人一定是付出最多、也是承受困难和挑战最多的人。我希望《最小说》做到业内最好。”
-生活 睡得比别人少的就该有回报 有读者归纳郭敬明如今的状态是“从一个羞涩着描写青春的哀伤少年变成现在开名车穿名牌坐在落地窗前编故事的人”。郭敬明称,去掉“编故事”三个字,前面概括的都是真的,“如果我永远在写我青涩的时代,永远不追求物质,我觉得别人会感到很恶心,至少我自己都觉得很恶心。”至于编故事,在郭敬明看来,他今天是什么状态,过着什么生活,这些都是他最得心应手的写作资源,完全可以用自己的体验去写作,而不必去“编”。
郭敬明认为,他能走到今天,是靠自己的勤劳得来的,“我每天熬夜,睡得比别人少。我觉得每个人的努力换来你应得到的回报,这就是等价交换。就像我一样,我工作这么辛苦,要是我还过得不好,我会问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辛苦。目前来说,我的努力与收获是同等的。”
对于前不久揭晓的茅盾文学奖,郭敬明表示也颇为关注,“这些历届获奖的作家都是文学前辈,我非常敬佩他们。对于茅盾奖,我还是很在乎传统奖项的肯定,只是目前还达不到那个水平,希望有一天可以达到。”
郭敬明透露他还有很多计划,“我希望打通整个文化产业链,我甚至想触及到其他文化娱乐产业领域,如果机会成熟,我也愿意尝试做导演。”
本报记者卜昌伟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