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海盐,中核集团的建设者们正在紧张施工。17年前,我国首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一期从这里输出了中国人自己的核电。从30万千瓦到60万千瓦再到100万千瓦,伴随着改革开放滚滚前行的浪潮,我国的核电事业在17年的奋力前行中不断发展。
在我国首座国产化商用核电站秦山核电二期,不仅有已经投产的1、2号机组,实现了我国核电站由秦山一期原型堆向大型商用堆的重大跨越,还有正在扩建的3、4号机组,它们是中国“十一五”开工的首个核电项目。
这样的成就来自于多年的耕耘。1991年12月15日,秦山核电一期首次并网发电,结束了我国大陆无核电的历史。2004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秦山二期核电站全面建成。我国又相继通过“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方式,成功地引进建设了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广东岭澳核电站以及江苏田湾核电站,并向巴基斯坦成功出口了恰希玛一期30万千瓦核电站。
如今,我国已经形成了浙江秦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三个核电基地,投运核电机组11台,装机容量900万千瓦。
在我国核电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自主创新始终是核电产业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
在秦山核电二期破土动工时,中核集团的建设者们既没有设计参考,也没有技术外援。更重要的是,一座核电站有数万台/套设备,我国还没有能力生产核电设备。
面对严酷的事实,中核集团一边抓核电站基础建设,一边指导国内厂商研制核电核心设备。
55项关键设备中,47项为我国自主研制。秦山核电二期使中国拥有了核电发展的“主动权”。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发展高效率、高清洁的核能已成为各国的共识,在“积极推进”的政策指导下,中国的核电发展也驶上了“快车道”。
目前,秦山二期扩建、岭澳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三门、红沿河、宁德、福清、方家山等一批项目也紧随其后、获批上马。
除了以三代核电技术引进为依托的三门、海阳项目外,其他批准建设的一系列核电项目均采用了在引进国外技术基础上,经过消化、吸收、再创新后所形成的中国自主设计的“二代加”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技术,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此类堆型将成为投运和在建核电站的主流。
此外,我国不仅在继续改进和创新“二代加”和三代技术,同时更积极参与国际第四代核电站研发。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担的中国试验快堆有望于2010年建成。
据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