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以不同形式开展领导干部接访活动,通过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协调解决难题,对化解矛盾纠纷、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好评。
但也有个别领导干部仅仅把“接访”当做“接待一下,见个面,问问情况”,尽管当时场面热闹,然而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当场不答复,过后不研究,不仅问题没解决,还可能造成群众的失望和反感,其结果是加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
开展接访活动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更关键的工作却在接访后。
要保证接访成效,必须抓好集中接访答复意见的落实。对接访中受理的群众诉求件,要逐部门督察落实,逐件进行反馈,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同时要将工作进展情况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公布,接受干部群众监督,用实际行动保证接访不走过场,承诺全部兑现。
要保证接访成效,还要开展好领导带案下访和回访活动。对已经解决的信访件及时回访,看处理意见是否落实,整改措施是否到位;对暂时难以解决的问题,看是否做好解释疏导工作,是否及时掌握信访人的思想动态,尽力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要保证接访成效,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解决基层矛盾和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要以开展接访活动为契机,建立健全矛盾排查调处网络,形成乡镇、村(社区)、组三级联动的排调网络和工作机制,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并妥善解决;在各级干部中强化“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促使其进一步改进作风,扑下身子,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根据群众反映的线索,把握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信访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完善制度,增强工作的针对性、预见性和实效性。(张新燕)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