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学生悼念程春明教授 艾群摄
10月28日程春明教授被害惨剧发生后,中国政法大学的师生在深切悼念之时,也在思考讨论如何更好地敬畏生命,尊重法律,珍惜自己。
他在残害自己的生命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07级学生 诸靖
作为一名法学专业的学生,接触了许多同学的看法。大家为一个政法学校的学生做出如此不理智的事感到不耻;更多的人则是对大学生法治观念与责任观念的欠缺而感叹。有人说,“不管有再多的仇恨,对父母、对自己负责的话,都不应该这样做。
”一个懂得法律后果的人,为何对法会如此不忌惮?一个鲜活的年轻人,为何视生命如草芥?中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法治教育,任务看来十分繁重。
很多大学生与程春明老师根本不认识,但都为这位留学法国、讲课风趣幽默、风华正茂的老师惋惜。现在网络上对于程老师的传言很多,但我认为,尊重生命,尊重法律,是一个社会起码的要求,付成励必须接受惩罚。这是一个理性社会应有的基本共识。
付成励弑师,可叹可悲。一个大四学生,在马上就要走向社会、展示才能之际,却做出了如此举动。他在残害别人生命的同时,其实也在残害着自己的生命,也令父母亲人痛不欲生!
20%的大学生存在
不同程度心理障碍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08级学生 杨帆
程春明教授被杀一事,折射出了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待改善。
付成励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据同班同学回忆,付成励是一个很平淡无奇的人,“如果不是出这个事,好多学院的同学都不会知道他是谁”。付成励大学4年都过得很普通也很顺利,没有遭遇过什么挫折。因此,平时一点小事也容易让他生气。“出这事可能和他的性格有关系”,他的同学说。
我见过不少被心理问题困扰的学生,自己也曾遭遇各种问题,所以对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所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处于较低的水平,一项面对全国12.6万大学生的调查显示,约20﹪的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未来没有规划、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不会处理人际关系、就业压力大、感情方面的困扰等,已经成了大学生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
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压力突然消失再加上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打算,很多大学生一时间陷入了彷徨迷茫的状态。大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整和学校的心理教育,慢慢走出这种心理阴影,但是总会有一部分学生沉迷于小说、网络或游戏的虚幻世界里,以此来逃避现实。大学生里有一句流行语“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能清楚地反映出这种现象。
此外,大学生正处于易冲动的年龄,感性多于理性和太过理想化的性格,使他们在处理感情问题时容易意气用事。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压力的增加,也使大学生背负了太多的心理压力,并成为临毕业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之一。虽然各高校普遍设置了心理咨询中心,但是因为中国人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不少学生对心理咨询都抱有排斥态度。
和谐的师生关系
是大学里的主流
中国政法大学文学院07级学生 张龙云
对于“10·28弑师案”的发生,无论是身为中国政法大学学生的我们,还是整个社会,都感到无比震惊和痛心。
对此,我仅代表个人,说说我在这起事件发生后,对“师德”这个话题的思考。
依我看来,“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教师,能做到传播正道、授予学业和解决困惑,加之一点人格魅力,这样,就已经是我心目中的出色典范了。古往今来,我们对于教师有着太深的个人崇拜,他们的地位过于完美,乃至犯错误的权利都被剥夺。如今面对“10·28弑师案”这么一个个案,人们就大喊“师德不行了,学生不行了,大学不行了”,进而质问“教育怎么了”。也许我们更应该反省的是我们对教师、对教育的态度。毕竟,受学生爱戴的教师是大多数,和谐的师生关系才是大学里的主流。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