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5日电(记者张希敏)记者今天从民政部了解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以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这是中国首次对民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提出专业技术要求、并将其专业技术要求定位于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
《意见》对民政事业单位岗位类别、等级、名称、条件、待遇做了详细规定,将民政事业单位从业人员明确划分为管理岗、专业技术岗(民政事业单位原则上以社会工作岗位为主体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意见》还对各级别管理岗、专业技术岗、工勤技能岗各自的基本任职条件以及工资待遇作了政策性规定。
民政部人事司(社会工作司)社工处处长甄炳亮介绍说,截至去年底,中国有211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本科教育,有32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科教育。今年6月,民政部与人事部成功举办了全国首届助理社工师、社工师职业水平考试,共有13万多人报名参加。这次两部联合制定《民政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是对社工人才使用瓶颈的重大突破,也使社会工作专业化与职业化实现了真正对接。
据介绍,民政事业单位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为社会提供福利服务的机构,如社会福利院、儿童福利院、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等;另一类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如救灾储备单位、社区服务中心、婚姻登记服务机构等。
针对各单位如何设置好岗位,充分体现岗位的特点,甄炳亮说,首先要研究不同事业单位的定性问题(是管理为主,专业技术服务为主,还是工勤技能服务为主)以及由此决定的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和工勤技能岗的比例问题;其次要结合具体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研究好专业技术岗总量、最高等级以及高级、中级、初级之间的结构比例问题。
此外,民政事业单位种类众多,服务内容、方式各不相同,虽然大多数事业单位应以社会工作为主体专业技术系列,但也可能存在例外,要认真分析,准确定位;第三要研究不同业务事业单位内部各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职责任务和具体任职条件;第四,要研究单位小、人员少、较分散的基层民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结构比例实行集中设置、集中调控、集中管理的办法,如街道、社区层面事业单位和乡村敬老院的岗位设置管理问题等。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