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点医院与非定点医院医药费用的对比。 省民意调查研究中心提供 |
参合农民对新农合实践效果的评价。 |
省民调公布《新农合农民满意度调查研究报告》
最不满定点医院药价高
我省实施新农合制度已经五年,有多少农民入了新农合?他们对实施效果是否满意?对新农合又有什么期待?日前,山东省民意调查中心公布的《新农合农民满意度调查研究报告》显示,定点医院医药费用偏高是农民反映最为集中、最为强烈的焦点。
本报济南11月5日讯据省民意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张晓介绍,这次调查是他们与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举办的“调研山东”(2008)大型社会调查活动的项目之一,此次选择济南市历城区为调查地,以历城区全部农村家庭为调查总体,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实际访问10个村共300名农民,复核后有效样本300个。
了解新农合的不足两成
新农合已基本覆盖了农村,但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对新农合了解很少。调查显示,历城区95.3%的农民已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看病就医有了基本的保障,而且,多数农民参合年限较长,八成以上参合人员参合年限在三年以上,三成在五年以上。
但多数农民对新农合政策内容认知水平低,对起付线、报销封顶线、各级医院报销比例、报销程序等关系切身利益的规定,仅有17.5%的参合人员表示非常了解或比较了解。
研究人员认为,对新农合的宣传简单粗放,导致农民缺乏了解、产生误读甚至形成偏见。调查发现,超过八成的参合农民是通过村广播、宣传栏及广播电视等渠道了解新农合政策的。
研究人员指出,新农合制度政策性很强,村广播、宣传栏等方式虽然简单方便,但均属单向传播,不能与农民形成交流和互动,难以满足农民解疑释惑的需要。而座谈会、工作人员上门介绍等点对点的宣传方式效果相对较好,但仅有16.4%的农民是由此了解新农合政策的。
半数参合者感觉效果“一般”
调查发现,75.5%的农民认同新农合制度,认为新农合参保费用不高,花钱治病还能报销,能改善自己及家人的看病就医状况。有超过六成(62.7%)的参合农民生病后曾报销过医药费,通过参合得到实惠。
但多数农民对新农合的实践效果评价并不高。数据显示,8.4%的农民认为参合对自己及家人看病就医的帮助非常大,26.6%的农民认为新农合的实践效果比较好,两者合计,只有35%的农民对新农合的实践效果表示满意。
调查手续麻烦、难以及时足额报销是农民抱怨较多的问题。调查发现,对政策的不了解是农民对新农合实践效果产生不满的重要原因,如报销手续问题,农民大多不知道报销的具体规定,也不了解药品报销目录、比例和期限。
定点医院难讨农民欢心
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主要在定点医院看病。但定点医院药价高、服务差,使农民对其贬多褒少。调查发现,近六成的参合农民反映定点医院医药价格偏高。
与非定点医院相比,定点医院在医疗水平、服务态度、就医便利性方面,并未得到参合农民的肯定。71.7%的农民认为非定点医院的医疗水平不低于定点医院,仅有28.3%的农民明确表示,定点医院的医疗水平更高。同时,仅有两成的被访者认为定点医院的服务态度好于非定点医院。另外,只有34.9%的人认为去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更方便。
研究人员指出,设立定点医院的初衷在于规范医疗机构行为,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服务。但调查中,农民对其议论纷纷,整体评价不高,反映出定点医院在经营与管理上尚有不足,亟需规范。部分定点医院哄抬医药费用已被社会各界所诟病,而定点医院的布局不合理直接影响农民就医,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九成农民希望免费体检
调查发现,改善和提高乡镇医院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提供免费体检等疾病预防服务是农民的迫切愿望。
乡镇医院在我国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中居于骨干的位置,在各级定点医院中报销比例最高,与参合农民的联系最为密切。而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农民认为,目前乡镇医院设备陈旧、医生水平良莠不齐,无法满足看病就医的需要。
同时,调查发现,近九成农民最希望政府或医疗机构能为其提供免费体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的保健意识也越来越强烈,免费体检等预防性医疗服务已成为农民的迫切愿望。
三点建议改善新农合
在此次调研的基础上,调研人员提出了改善新农合制度的三点建议。
一是基层组织应加大对新农合的宣传力度,细化宣传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如与农村学校合作培训一大批新农合政策宣讲员等,深入农户,采用农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与农民进行点对点的交流。
二是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监督与管理,合理调整农村定点医院布局。有关部门应采取果断措施,对定点医院的药价问题进行专项整治。
三是改善和提高乡镇医院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质量。有关部门应加大投入,改善和提高乡镇医院医疗卫生条件。同时,各级部门应参考其他行业的成功经验(如大学毕业生当“村官”、去西部做志愿者),出台相应政策,推进城乡医院人才交流,鼓励优秀的医疗专业人才到基层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