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后,夏伟琴老人和照片中那个16岁的自己(右照中间那个时髦少女)相遇早报记者高剑平图
周海婴在摄影展上
核心提示: 作为鲁迅先生的独子,周海婴先生一直以来都是以这个单纯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当年父亲替受伤的黄包车夫包扎伤口等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可以说是父亲教我怎样去拍照,使我懂得如何用平民的视角去关注社会。”———周海婴
作为鲁迅先生的独子,周海婴先生一直以来都是以这个单纯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而一部《镜匣人间》,向世人展开的是周海婴先生从青年到壮年,从稚嫩到成熟的丰满的人生足迹。
昨天,名为《镜匣人间》的周海婴摄影展在上海鲁迅纪念馆开幕。
周海婴出生100天时便被父亲抱去照相馆拍照留念,潜意识中便对照相机不再陌生,甚至有莫名的新奇和亲切感;而第一次摸相机则是1943年,母亲许广平从比较富裕的朋友那里借到一只用620底片拍摄、有着二片“新月”镜头的相机给周海婴,从此他便开始与摄影结缘。1948年,他和母亲许广平从香港转到东北,地下党送了几百元钱让他们买防寒衣服。喜欢上摄影的周海婴提出想买一架相机,母亲听后,便只买了几件旧衣服,用省下的钱替他买了一架照相机,这架相机一直用到上世纪80年代。周海婴先生至今已有数万张拍过的底片,经过整整一年的整理,还原了这些相片的历史和人文价值。
70年定格两万多瞬间 70余年里“无意间”用镜匣定格的两万多个瞬间,让我们看到了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50年代的北京,其中以上海难民,民主人士秘密前往东北解放区、辅仁大学、北京大学校园生活等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上海与北京的市井生活系列照片最为珍贵。透过这些老照片,我们可以穿越历史,触摸弥足珍贵的时代印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多数摄影家的作品都为观赏镜花水月的金属画框,罩上一层唯美主义的色彩。周海婴却不同,他的视觉方式和作品,把摄影与社会密切联系起来,具有纪实摄影的品质。他对被摄者不是居高临下的猎奇,而是情感上的走近,来表达他们真实、形象的生存状态。
“为什么我特别留意于难民、战患、市井风貌等?主要是受到父亲的影响,当年他对底层人民的关受,特别是替受伤的黄包车夫包扎伤口等情景至今依然历历在目。这种潜意识中的教育对我影响极为深广,可以说是父亲教我怎样去拍照,使我懂得如何用平民的视角去关注社会和关爱大众。”周海婴说。
寻常邻里点滴往事 我们能看到《熟食小贩》、《修鞋匠》、《南货担子》、《高跷队》、《街道读报》的社会百态,也能了解《母亲许广平在外滩》、《三叔周建人》、《母亲与长孙》、《妹妹与哥哥》的周家亲情,还有《华中轮抵达丹东》、《民主人士讨论新政协的召开》、《土改后的喜悦》、《淮海路发大水》、《二、六轰炸》等历史瞬间。在这些影像里,我们看到了许广平、郑振铎、茅盾、巴金、宋庆龄等老一辈人珍贵的影像,也有邻里间的寻常友谊。
上海是鲁迅先生度过人生中最后岁月的地方,周海婴也是在这座城市出生、成长,在展览现场,很多老邻居老朋友都赶来道贺,现场成为很多老人相聚的机缘也成为老人们回忆的起点。夏伟琴老人原是周海婴在淮海坊时的邻居,她指着照片上那个穿大衣烫着头发的时髦少女告诉记者,那就是自己,拍照那年才16岁,在复兴公园,现在,整整60年过去了,相片的容颜已然改变,皱纹代替了光洁的额头,但她的笑容依然灿烂,不曾改变的是对生活的由衷热爱。
著名摄影评论家刘铁生表示,《镜匣人间》具有社会的、人文的、历史的研究意义,这些珍贵的图像所体现的敏感与活力,以一种极强的冲击力令人惊讶。
(记者 徐佳和)
(来源:东方早报)??gě?=??。“你必须要走,否则就停滞了,但是走又不能使京剧完全走样。我是使用其他的艺术手段丰富剧情和人物形象,增加表现力。”
对一些已经成定势的经典剧目,比如《钓金龟》、《空城计》,不适合改,就不动。“观众就是要听那一声"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的,改了人家不买账。”
但是对一些还有改动空间的戏,比如《霸王别姬》、《野猪林》,孙萍就是“要动一动”。“不是改变,而是丰富。”她说。
在改动过后的交响京剧中,京剧的扮相没变,唱腔唱词没变,京剧乐器的主导地位没变,“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也没变。虽然面对着舞台上的交响乐队、合唱团,造雪机、干冰机和舞美灯光设施,观众们还是能感觉出京剧的韵味来。
用表演的方式讲京剧课 这次交响京剧的交响乐团由人民大学学生艺术团和艺术学院的学生组成。几个月来,学生们训练得很苦,星期六星期天都回不了家,但是学生们对京剧有兴趣。孙萍作为人大国剧研究中心的执行主任,开选修课“国剧艺术大观”,180人的教室经常爆满。甚至有留学生也爱上了京剧,有一个叫做默里斯的非洲留学生,特别爱唱包公戏,常玩笑自称“唱包公不用勾脸”。
“我用表演的形式上课,教学生们怎么欣赏京剧。”孙萍说。比如讲到西皮二黄等声腔,她就唱上一段;讲到动作,她就现场表演如何上船、游泳。
孙萍还主持编撰了一个有声读本《京剧中国》,用最通俗的语言介绍普及京剧知识,这也成为“国剧海外传播工程”的子项目之一。
普及工作之外,孙萍还在准备指导戏曲专业的研究生,进行戏曲理论体系梳理建立的工作。“中国戏曲的表演体系已经非常完备,但理论体系还是缺乏的。”孙萍解释说:“比如说手眼身法步,我们都知道哪里转头,哪里瞪眼,但是为什么转头,为什么瞪眼,所有的转头和瞪眼之后有什么艺术逻辑,这些理论上的提炼都还很不够。”
在欧洲17年,孙萍接触到了西方戏剧的众多理论体系,比如莎士比亚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和布莱希特体系。她希望中国的京剧也能有自己更为完备的戏剧理论体系。
(马静)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