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太原11月7日电(记者崔浩天)13岁学戏,唱过花脸,组过戏班子,搭过大舞台,演过小品剧,跑过小龙套……近日,凭着对文艺的热爱,山西农民姚建芳自编自导自演,拍摄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农民自己的电视剧”——《商道》。
年近60岁的姚建芳是山西省河津市南午芹村的农民,肤色黝黑的他自幼酷爱文艺,在两个月前刚刚成立的“姚建芳影视剧社”的墙上,一幅幅剧照记录着他半生的文艺历程。
姚建芳13岁开始学河津土戏,1965年,年仅15岁的他已正式成为县剧团的演员,其后辗转在山西、陕西的多个剧团演出,只为从事自己最爱的行当。姚建芳说:20世纪80年代初,“县办剧团很快撑不下去了,干文艺好像不太现实,我就去了一家焦化厂谋生,可心里满是失落感,觉得学非所用。”
1995年,焦化厂解聘了“专业不对口”的姚建芳,而此时的农村,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深化和商品农业的发展,当地农民手里开始有了余钱,对文艺的热爱重新抬头,逢年过节都想集资请戏班子进村唱几场。姚建芳萌生了组建小戏班子的念头:“这个阵地能占领了,也能出好活儿。有红白喜事时别人都在地摊上唱,我们在台上唱。"大篷车"上备好各种道具,白天搞运输,晚上搭舞台。”
姚建芳的点子一出,深受远近村民喜爱。上世纪末,看到戏目少而旧的“草台班子”对富裕起来的农民吸引力越来越小,姚建芳又搭建起大舞台出租给专业演艺团体,经济效益非常好。可对表演的热爱仍然催促他不断追求新的艺术形式:“失去自己的舞台后,我一直在寻找另一个表演场所,后来就瞄准了小品。”
几次获得县里小品比赛的奖项后,有导演看中了能写会演的姚建芳,邀他在《大国医》《村官张小民》等电视剧中扮演一些小角色,而他对演戏也“从爱好变成了上瘾”。多次“跑龙套”的姚建芳边琢磨角色,边暗暗学习编剧、导演、剧务的知识。随后在河津电视台的邀请下,他自编自导了数十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短剧。
说起拍摄电视剧,姚建芳说:“我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想赶快拍一部用农村人演农村事的电视剧。”《商道》的主人公原型正是农民们的“身边人”——山西运城市万荣县和井村(原属河津市)农民原忠贤。
现年45岁的原忠贤在河津市经营着一家拥有百余名员工、年经营额2000多万元的企业。改革开放前,河津农村赤贫,弟兄五人中排行老四的原忠贤险些被父亲为“换三斗米下锅”而送人。改革开放后,初具商业头脑的原忠贤从赶集卖袜子、在建筑工地当小工,到销售装潢材料、承包建筑工程……凭着诚信经营和有胆有谋,最终做大、做强了自己的企业,并用企业盈利回报社会。
“他的经历表现了受苦受穷的孩子如何在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下走到现在的成功。”姚建芳说,“我们的电视剧百分之九十九演的都是真事。我们就是要用小故事反映大主题,用身边人演身边事。”姚建芳对电视剧故事的真实性和农民的本色演出很有信心。
听说农民自己拍“电视剧”,河津农村、城里甚至临近的河南、陕西省一下涌来数百位报名义务出演的群众,热爱文艺、有着表演欲望的他们也想过一把“戏瘾”,在镜头前露露脸。
据介绍,该剧除了男主角和副导演外聘以外,近300人的演员队伍、剧组工作人员都是由附近的农民、工人和上班族组成的“业余军团”,这也给姚建芳的剧组省了不少钱。“这三集连续剧按标准算要六七十万元,演员的片酬省下来,其他地方再省些,就只要十几万元。”
电视剧的先期投入多为姚建芳的积蓄,当然也少不了他四处拉来的赞助,他对收回成本表示乐观:“11月剪完片后,我想把它送到中央七套节目播出,让大家都看到,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河津农民是怎样走上富裕路的。相信只要主题是光明向上的,是国家提倡的,我拍这个剧就有意义。”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