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蔓延,香港股市自9月15日算起,在短短两个月跌幅就超过三成,不过,部分公司及大股东却逆势在市场上频繁增持回购。香港联交所的数据显示,至10月31日,仅蓝筹股回购及大股东增持金额就接近20亿港元。
进入11月以来,这种现象愈演愈烈,港交所公布的截至上周五的数据显示,已经有97家公司宣布增持回购,包括东亚银行、中电等在内的蓝筹又多次出手。
至此,香港蓝筹公司已经斥资将近30亿港元逆势买货。
有关人士称,亚洲今年的股票回购总额已高达36亿美元,大约是2007年同期13亿美元的三倍,原因是亚洲地区资金充足的公司试图推动自己低迷的股价。
中石油6亿回购掀热潮 自9月中至今,香港蓝筹股中,信和置业(083)、腾讯控股(700)、太古A(019)、裕元集团(551)、中电控股(002)都曾回购股份,涉及金额约为12.75亿,其中以信和置业回购最为积极,在短短的一个半月回购次数高达21次,涉及金额3.14亿,而太古A虽然只回购了两次,涉及金额却高达4.42亿。
H股公司中,中国石油成为回购的“急先锋”。香港联交所的数据显示,10月24日至10月28日,中国石油(00857.HK)在二级市场上一连回购了3800万股,耗资约8000万港元。截至10月28日,中国石油香港公司已回购约2.721亿股,约占已发行股本的5.617%,耗资至少达6亿港元。
随着老大哥中石油的“率先垂范”,内地在港上市公司纷纷加入回购的行列。10月31日,五矿资源(01208-HK)申报回购14.8万股,每股作价0.71元;TCL多媒体(01070-HK)申报回购120万股,每股作价0.078元;北京控股(00392-HK)申报回购1.5万股,每股作价23.55至23.95元;深圳国际(00152-HK)申报回购760万股,每股作价0.219至0.236元;北京发展(00154-HK)申报回购5.4万股,每股作价0.78至0.83元。
而地产类股票更是集体增持回购,SOHO中国继10月8日回购984.4万股后,10日再度回购约265.1万股,这是该公司自去年10月在港上市以来,连续第10次回购股票,最新一次回购价格在2.14至2.26港元之间。同时回购的房企还包括:世茂房地产控股亦回购约345.8万股,价格在3.7至3.85港元之间,动用资金1300余万港元;太古股份回购125万股,动用资金6300余万港元,回购价格在49.85至51.30港元之间;联合地产近日亦回购1600万股;华人置业回购约22万股。
对于回购股票,许多公司都表示是因为“目前市场股价不能反映公司的真正价值,公司希望通过回购给投资者传达正面的信息。”
增持回购并非“兴奋剂” “在金融海啸的袭击下,回购能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作用不大。现在市场的投资气氛太差,市场的大势在向下走,光靠公司回购还是不行。”国元证券分析师表示,增持回购并不是提高股价的兴奋剂。
不过,与香港市场增持回购对股价提升作用不明显相反,在A股市场,随着天音控股、海马股份宣布启动回购计划时,其股价连续几日都大幅上涨。
事实上,增持回购行为对于上市公司股价而言,本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公司回购股份需要注销,能有效提供股份的价值,提高股息回报及令市盈率降低,投资者能直接受益。至于大股东以真金白银增持,公司股本虽然没有改变,但这种行动反映大股东认为股价合理,这不但为投资者带来启示,亦有助于支持股价。
香港投资者学会主席谭绍兴表示,公司回购往往是“例行”动作,启示作用不及大股东增持,大股东熟知公司情况,若愿意“重锤”增持,可信度较高。不过他也强调,在金融海啸下,投资者信心十分脆弱,即使有利好消息也不敢买货。(蒋家华)
(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本网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