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时期的“川农大精神”(下)
本报记者张守帅 江芸涵 王飞
改革开放30年间,四川农业大学为我国动植物品种库贡献新品种近200个,产出各级各类科技成果494项。“从1978年算起,学校获得的各级各类纵向科研经费大约3亿元,但推广成果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却高达600多亿元!”让川农大科技处处长张健引以为豪的是,如此高的投入产出比,在全国高校中是一流的。
“川农大通过科学研究,把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衔接起来,而贯穿其中的是求实创新。”该校党委书记、校长文心田说,学校总体发展的核心目标之一,就是要把学校建成农业科技的研发基地、先进文化的培育基地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
“顶天”上水平“立地”搞推广
“我们立足于土地,研究农业生产实际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心田说,全校科研立项中应用研究占70%左右,“学校科研不能落后于时代,要"顶天"上水平,也要"立地"应用推广,但无论怎么上天,我们总要回到土地,我们的根在土地上。”
畜禽新品种“天府肉鸭”自投放市场来,已形成年产20余万只父母代、4000—4500万只商品代的规模,覆盖西南数省,占到四川集约化养鸭市场份额的70%以上。“沿海一带的人喜欢吃鸭煲,要求鸭子不能太肥,而西南恰恰相反,肥鸭子才能烤出味道来。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培育不同品种。”在一直从事“天府肉鸭”研究的王林全教授的带动下,雅安市雨城区草坝镇年出栏肉鸭200多万只,全镇2.3万人,有67%从事肉鸭养殖及相关产业,去年全镇人均收入达到4650元。要“扎根土地”,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川农大紧密结合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用基础研究的进展指导应用研究,从应用研究中发现基础研究的新方向。处理好了“顶天”与“立地”的关系。目前,在全国高校中,只有川农大和清华大学,两次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拓展思路 各方“双赢”
做科学研究,就怕没有经费支持,更怕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动物营养研究所教授陈代文曾为之犯愁:一边是农牧业迅速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技术、管理方面的困难,一边是科研人员有很多的科技项目和成果缺乏转化资金。
“博士科研工作站”,改变了动物营养研究所科研经费的状况。“企业出经费,学校出人员,大家共同技术攻关,在攻关中出人才、成果和效益。”陈代文说,研究所先后在华西希望集团、铁骑力士集团和通威集团,建立了博士工作站,仅“十五”期间,企业就提供了800多万元的研究经费,目前已有8名博士和19名硕士在站内完成了学业。“由于与企业紧密结合,研究成果转化就更为容易了。”研究所与铁骑力士集团共同研究“无公害鸡蛋标准化生产过程控制技术”,生产的“圣迪乐”牌无公害鸡蛋供不应求。
校企、校地合作仅仅是成果转化的一种途径,川农大还在不断拓展思路。他们正把新的发展思维,应用到与雅安市共建的农业科技园区上。按照规划,科研成果将通过“三级园区”得以转化和推广:初步科研成果在“学校科研园”原创产生,部分进入“地方孵化园”进行孵化,多面手辐射到“县(区)示范园”推广应用。这样,就建立起学校科技成果—地方(企业)—市场需求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反馈机制。
此外,还有首席专家领办企业或在公司任职,有专家和企业联合出资建立股份制民办经济实体,有专家技术入股,有专家有偿服务、利润分成,这些运行模式以市场为导向开展互利合作,实现双赢。
做“策动基地”推“三农”发展
“川农大致力于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和发展农村经济的第一推动力的策动基地。”该校党委副书记、四川农村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邓良基,最近完成了四川农业科技增产增收潜力的研究。他认为,我省农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通过品种、生产、加工、循环高效利用等高新技术的集成、攻关和产业化发展,增产增收潜力在2000亿元以上,到2012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可达1200多亿元,农业科技贡献率增加3%-5%。
“川农大既要对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建言献策,为农业产业化培养人才,还要对挖掘农业潜力准备相应的技术支持。”川农大的科研课题申报,正在形成“技术链支撑产业链”的局面。从育种、栽培到加工、营销,甚至更加精细的环节,川农大都有研究课题涉及。
学校正利用信息技术,最大范围地传播农业科技。由星火科技网、电视网络专家系统、农业短信服务平台和声讯服务系统组成的“农业科技110”,不仅传播农业科技,还建立了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为农民提供最新的市场行情,增加了农民对农业生产的计划性,有效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星火科技网累计点击率突破28万多次,声讯服务平台接待来电累计13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