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CPI快速回落 通缩预期再次升温
本报记者 杜艳 北京报道
快速下滑的CPI为近期密集出台的刺激经济政策提供了更广阔的操作空间,与此同时,数据的急速回落也增加了经济下滑、通货紧缩的担忧。
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0月份CPI为4%。此前一日公布,10月份PPI为6.6%。
这两个数据分别较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和2.5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其中,CPI达到近17个月来的新低,为近6个月来的持续回落;而PPI则出现1996年1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
尽管其它当月的重要数据尚未公布,但是市场预期均不乐观。而密集出台的财政、货币政策成效如何,亦有待进一步观察。
超预期回落
本次的CPI和PPI数据均较市场预期走低。此前,大多数市场预期CPI不低于4.1,而高盛等对PPI的预期在8%附近。
CPI的超预期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食品篮子中,猪肉等肉制品价格的持续回落;二是非食品类价格出现了明显的回落,如居住类、医疗保健类等价格均出现回落。
从PPI来看,在8月份见顶之后,这已是第二个月回落,且回落速度呈加速趋势。兴业银行首席宏观分析师鲁政委认为,生产资料价格暴跌是PPI下降的主要诱因。
在PPI篮子中,七成为生产资料。本月生产资料同比涨幅为7.7%,较上月10.8%大幅下降3.1个百分点,也是1996年11月以来最大降幅。
对此,高盛认为,近期的数据和信息显示,此前预期的奥运会限产令结束之后的生产反弹并没有出现,显示实体经济活动的增长将继续疲软。
高盛预测,10月份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幅可能从9月份的11.4%降至9.9%,从而创下2001年12月以来的最低点;10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幅可能由9月份的29.0%降至26.0%,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实际增长势头的放缓将成为其主要原因;受消费通胀率下滑影响,10月份名义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幅预期从9月份的23.2%降至22.2%。
除此之外,高盛还认为,受进口价格大幅下跌和国内需求增长放缓影响,10月份出口和进口同比增速将双双放缓,分别降至20.0%和19.8%,使得贸易顺差达到350亿美元左右的历史新高。
很显然,这是一份并不乐观的预测。这种悲观的情绪代表了大部分市场化研究机构的看法。
中金公司宏观研究部门认为,本次中国面临的经济形势远比1998年更为严峻。
从经济表现来说,中金预测10月份的发电量很可能陷入负增长,财政收入也可能出现负增长,为1996年以来的首次,而10月份PMI指数大幅下降6.6个百分点、新出口订单指数大幅下降7.4个百分点,均显示未来的贸易情况并不乐观。
中金认为,这主要来自两方面原因:一是本次受国际环境的影响远比1998年更为严重;二是内需的放缓比1998年更为严峻。
中金预测,基于负增长的发电量估算,4季度GDP增速可能下降到6.8%,但考虑到国务院宣布4季度增加中投投资1000亿元,估算这大约能带动当季GDP1.2个百分点。因此将4季度的GDP增速预期定为8%,全年GDP调为9.3%。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