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产缩水大背景下,国内资源型企业“走出去”比金融海外“抄底”似更现实而必要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也蕴涵着难得的机遇。现在,美国金融业危机深重,急需大量资金“输血”,包括巴菲特以及日本金融机构等大鳄正以敏锐的目光寻找机会,并伺机出手抄底。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市场低迷的行情下,国外企业资产价格和国际资源型产品价格都大幅缩水,给了中国企业难得的淘“便宜货”的可能,这对于那些需要“走出去”以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中国企业来说,或许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危中有机 “如果他们想要投资我们的石油和天然气部门,我想象不出我们会有任何的异议”,在中国人对中海油竞购尤尼科公司(美国第九大石油公司)受阻仍记忆犹新的今天,美国能源部副助理部长黑格博格却在上个月用这样的语言表示了对中国投资者的欢迎。
而美国财政部负责国际事务的副部长此前也曾对媒体公开表示,非常鼓励中国、欢迎中国以“各种方式”对美国进行投资。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官方的表态,美国国内民间对中国企业并购的态度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和以前动辄以“国家安全”拒之门外不同,最近,华尔街将包括中国在内的外国企业的入股、并购,看成是一种善意行为。对先前中投入股摩根史丹利,以及曾经传言的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入股花旗集团,美国媒体和业界都保持一种积极甚至着力促成的态度,美国一些著名的金融机构还频频主动与我国内金融业接触。
“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寻求我们帮助欧美一些陷入危机中的金融机构摆脱困境。”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东明表示,“过去我们投资欧美一些金融机构非常困难,他们动不动就从政治、法律层面设置障碍。现在情况不一样了,如果我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一些较好的资产和优厚条件,对于中国提升自身影响力,参与重建国际金融体系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因此,有专家告诉《瞭望》新闻周刊,从“危机意味着转机”的中国智慧来看,从中美经济的现实情况来看,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面前,中国面临重大挑战,但并非没有机会,而且可能会有“黄金般”的机会,就看中国和中国企业如何加以把握。
此外,德国并购协会主席不久前曾表示,受到金融动荡的影响,中欧地区的小型家族企业在未来5年倒闭的概率大增,“这些企业正在等待救援,它们的大门已经向中国企业打开。”
在欧洲中部,大约有3万家中小型家族企业遍布于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以及奥地利等国境内。在他看来,这些企业中的相当一部分被认为难以躲过这场已经初露端倪的经济衰退。等待并购,或许是它们生存下去的惟一方法。
而在中国表示将同各国政府合作以共同应对此次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或许对中国将如何使用调整其超过1.9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更感兴趣。在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和挑战,因为“与外国直接投资在中国超过20%的回报率相比,中国持有的10年期美国国债的利率只有4.12%”。
“从理论上说,在国外资产价格处于低位时,动用国家外汇储备购买一些战略性资源作为储备是可以的,但在实际操作上有困难。”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告诉本刊记者,“因为中国的外汇储备量巨大,可以说是"万众瞩目",稍有动作就有可能对美元汇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你真正购买时的价格可能已经不是现在的价格了。”
因此,他建议,与其政府直接动用外汇储备,不如资助和委托国内企业积极参与海外投资与并购,这样既能及时抓住机会,又能最大限度避免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还能赢得民众的理解和支持。
资源型企业可成突破口 从我国的产业发展和资源禀赋现实看,金融行业及资源型企业是我国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和投资的主力军,而在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这种趋势似乎更加明显。
继中投公司日前追加对百仕通集团的投资并增持股份至12.5%后,又有传言国家开发银行将增持全球矿业巨头——英美资源集团股权。
另一方面,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全球跨国并购下降29%的同时,今年前6个月,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倍,其中资源行业中的央企成为投资主角。
在受访专家看来,相比较金融业,资源型企业当下更该“走出去”。
“金融行业应当更加谨慎,因为这是一个高杠杆行业,风险较大。”刘煜辉继续说道,“而且金融市场何时回暖,目前很难有准确的预计。”
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全球化研究中心的刘军红也认为,国内金融业在国外成功并购的案例还不多。“相比较日本金融业数十年的海外投资经验,我们显然还很缺乏。”
而资源型产品则有所不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虽然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国内对能源资源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大。以铁矿石为例,中国2007年进口铁矿石3.83亿吨,比2006年多进口了5678万吨,同比增加了17.4%。
而全球金融危机给矿产市场带来的影响,最直接的就是降价。国土资源部最新的分析认为,从2008年三季度起,新一轮的矿业衰退周期已经到来。铁矿石现货价格已经进入了下降通道,10月中旬印度矿下跌至85美元/吨以下,比2008年3月最高点下跌60%之多,7年来国际铁矿石现货价格首次低于长期合同价格水平。9月末国内铁矿石平均价格为1200元/吨,每吨较8月末下跌12.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戴厚良表示,目前我国在海外油田获得的产量很少,特别是在海湾和中东这些资源尤其丰富的地区,我国拥有的油田极少。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过去一些国家将石油资源看得很重,难以并购。“但金融危机后,情况有了明显改变。”他表示,国外有许多资源型企业急于变卖资产,并希望通过场下交易的方式将旗下油田或股份转给中资企业,“这对我们是难得的机遇。”
实际上,自去年开始,中国企业进军海外收购当地矿业企业的步伐就已经有所加快,如中国铝业入股全球铁矿石巨头力拓、中钢收购澳大利亚中西部矿业公司等。但在出手时机,以及资产估值问题等方面,外界也一直有所争论。不过,由于对矿产品的需求长期内还将呈现上升趋势,加大对国际资源的利用无法避免。“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我国重大战略资源都将面临较大缺口。”西北有色地质勘探局局长孙峰指出,在国际范围内解决我国的资源余缺,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是保障国家资源安全与长远发展的必然选择。
价格不是惟一要素 不能无所作为,但一定要慎重——这几乎是本次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的专家都秉持的观点。
“仅从"抄底"的角度来看,现在是个历史的契机,但对中国企业来说是不是这样,还不能妄下结论。”张燕生强调,“核心的问题在于国内的企业是否做好了准备。”
去年次贷危机刚刚显露苗头时,中国公司就已频频出海购买资产,一年之后反观,当时的举动失大于得。当前全球股价暴跌,在国际舞台上初显峥嵘的中国企业能否克制冲动,理性地审视危机,基于自身实力作出正确的并购决策,将是对中国企业的重大考验。
“理论上来说,全球经济陷入低谷是进行海外并购的一个不错的时机,能以较低的价格购得资产,但这不应成为海外并购的惟一原因。”刘军红指出,“如果被并购的海外资产不能给自己带来效益,再便宜也没有价值,甚至有可能"消化不良"而因此背上沉重的负担。”
在这一点上,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也有着同样的认识。姜建清指出,规避境外收购风险最重要的是明确发展目标和战略;海外的发展并购必须从战略上去思考,一定要考虑购并的战略,不能单纯从收购价格上考虑。
刘煜辉也表示,如果从短期的财务投资来看,目前的机会“还可以”。如果是作为战略投资,企业自身的整合能力更重要,不能因为价格低就莽撞行事。“练好内功很重要。”刘煜辉再三强调。
也有专家直言,对于并购活动,每个时候都有利弊,经济低迷时更是“双刃剑”,这个时候整合的成本低,但收购企业资源的整合力度会不足,因为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底部,什么时候可以有信心,这与股市上的操作是一样的道理。
在刘军红看来,要想并购能够真正取得成功,国内企业需要对以下两方面有清楚的了解与认识。
首先,是企业自身的状况。“时机有时候并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已经真正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其次,将被并购的企业或资产的状况及其背后复杂的各种关系。“国内企业"走出去"切忌盲目,并购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调研。”刘军红告诉本刊记者,“并购之前不仅仅要掌握被并购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负债情况等基本的信息,还要对其业务网络、与当地政府关系乃至其竞争对手等方面的信息都要有足够的了解。”
“中国的企业往往不能适应当地的文化,不知道如何与当地政府打交道,也不知道处理与当地社区的关系,也无法理解西方工会的运作。”刘军红认为,这些因素往往都导致了中资企业在海外并购的失利。
此外,对于通过怎样的途径“走出去”,刘军红提醒,最好是在收到邀请后,虽然主动出击也未尝不可,但不容易拿到最优条件:“像此次日本三菱UFJ金融集团注资摩根史丹利,就是因为前者收到了后者邀请。”他接着谈道,“此前曾有传闻日本的三井住友集团将注资高盛,而二者确实也有着良好的业务关系,但由于前者没有收到后者的邀请,因此此次并没有出手。”
毋庸置疑,无论出于何种考量,海外并购之路将是曲折的。国际经验显示,60%的海外并购都以失利告终。显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文化等因素的差异,海外并购失利的可能性要远大于国内并购。与此同时,一些研究也证明,成功的海外并购能够彰显出强大的互补优势,有助于本国企业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下水虽然有可能被水呛着,甚至会被淹死,但如果只站在岸边观看,是永远不可能学会游泳的”。采访中,一位专家最后这样说道。(记者尚前名)
2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责任编辑: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