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张由美国宇航局提供的北极地区最新卫星照片引起了巨大轰动。这张照片显示,由于冰盖快速融化,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这意味着两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道——即西北航道和东北航道——同时打开。
北冰洋“黄金航道”暗战
北冰洋寻冰记
《环球》杂志记者/崔静
9月24日上午10时,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声,中国唯一的极地破冰船“雪龙”号徐徐停靠在位于上海港的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结束了历时76天的中国第三次北极科学考察之旅。此次科考全程航行12000海里,“雪龙”船最远航行至北纬85度25分,创造了中国船舶航行的最北记录。科考队还首次在北纬84度的北冰洋海域建立了长期冰站,对北极地区的海洋、海冰、大气进行综合观测考察。
然而,这一切成绩取得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重要背景——北极海冰正在以令人震惊的速度消融,它让科考队在历经寻冰难、建站难、防熊难等诸多难题后,实现了中国极地科考史上的历史性突破。
北纬80度寻冰难
8月17日,站在“雪龙”号上视野最开阔的区域——驾驶台窗前,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李志军教授目光凝重:眼前大面积支离破碎的海冰纵横交错,延伸到天际尽头,而“雪龙”号已然驶抵北纬80度,5年前的同一时间,这里完全是一片冰封的海域,雪厚冰坚。
自从北京时间8月1日21时58分“雪龙”船穿越北纬66度33分进入北极圈以后,李志军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协助驾驶员寻找到一块厚度与硬度适宜的大面积海冰,让“雪龙”船得以停靠在冰的边缘,运送科考队员到冰上建立冰站,进行海洋、海冰、大气的联合考察作业。然而,十余天时间过去了,这一任务始终没有完成。其间,李志军两次随直升飞机在雪龙船周围50公里海域寻找适宜海冰,都因为海冰密集度过低、融化严重,失望而归。
8月14日,“雪龙”船获得的卫星云图显示,北纬76度36分、西经160度26分有一块面积约78平方公里的海冰,科考队紧急部署,决定如果条件允许,就在这块海冰上建立冰站。23时15分,直升飞机第一次起飞。50分钟后,飞机降落在位于“雪龙”船尾的飞行平台上,李志军走下飞机,对充满期待的科考队员摇了摇头:“冰太薄了,融池太密。”
北京时间8月17日清晨4时40分,雪龙船驶抵北纬80度海域,李志军再次随直升飞机出征,在“雪龙”船周围方圆50公里的海域上空盘旋一周,视野所及仍然是大面积当年冻结生成的海冰,融化的雪水池与冰间湖密布其间,一些海域表面被一层刚刚凝结的薄冰覆盖,似乎用手指轻轻一碰就会破碎。
眼见的冰情让长期从事海冰研究的李志军颇感心焦。回忆1999年中国第一次北极科考时,“雪龙”船行驶至北纬70度附近即遭遇坚冰掉头南下,而2003年中国第二次北极科考时,虽然海冰厚度与硬度大幅减轻,“雪龙”船也只航行至北纬80度即建立冰站。“正如各国科学家所预言的那样,全球变暖正在使北冰洋海冰以令人震惊的速度融化,反过来,北极海冰减少也必将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重要影响。”李志军忧心地说。
北纬84度建站难
8月20日清晨,“雪龙”船沿西经143度方向行至北纬84度26分,终于停下了昼夜不息的脚步。为了寻找到一块密集度较高、表面平坦的大面积浮冰建立长期冰站,“雪龙”船已在不经意间创造了中国船舶航行的最北纪录。
“雪龙”船头依然是大面积的破碎浮冰,每一平方公里的水域虽然都有浮冰密布,但融化的雪水池与湛蓝的冰间湖将整片浮冰拦腰斩断,让本应完整的冰面显得散乱不堪。“雪龙”船收到的卫星云图显示,继续向北1至2个纬度依然是同样的冰情,但留给科考队建立长期冰站的时间已所剩不多。
北京时间8月20日5时35分,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首席科学家张海生决定亲自带队登上直升飞机察看冰情,为建立长期冰站进行综合科学观测争取时间。然而,近一个小时的时间里,直升飞机绕着“雪龙”船在方圆50公里的范围内低速飞行,极目远眺,偌大的北冰洋像一卷恣情洋溢的书法作品,洁白的冰面是柔软的宣纸,蓝色的融池与冰间湖则是书法家的挥毫泼墨,那笔法时而柔情飘逸,时而遒劲有力。
但对坐在直升机里的6名极地研究专家而言,这卷书法作品是如此的不合时宜。为了寻找到一块1平方公里内没有融池与冰间湖的平坦海冰,他们已经多次登上直升机四处侦查,却都失望而归。坐在狭小的直升机机舱里,在500米高空俯视北冰洋海面,张海生不禁摇头叹息:“北极海冰就像人类被灼伤的身体,在气候变暖的环境下如今已消融得体无完肤。”
“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见证了北极海冰的快速消融,作为科学家,这是我们的庆幸,也让我们无比忧心。”张海生面色凝重地说。北纬84度的北冰洋,给中国科学家留下一道揪心的难题。
直升机缓慢飞行,6时40分左右,飞机左侧忽然出现一块大面积的平坦海冰,雪白的冰面上没有出现扰人视线的冰间湖,只有几块大雪块堆成的冰脊将整个海冰自然分隔成几段。直升机徐徐降落在冰面上,未等停稳,几名科学家便迫不及待地跳下飞机,麻利地用冰钻探明浮冰厚度,又目测了整个浮冰面积——浮冰厚度在1.8米以上,浮冰中央核心区面积约0.5平方公里。“我们终于找到可以建立冰站的海冰了,”站在这片来之不易的冰面上,平均年龄近50岁的6名老“极地人”脸上露出了孩子般欢喜的笑容。
“这是中国科考队首次在如此高的纬度上建立长期冰站,开展海洋、海冰、大气的多学科综合观测,这必将对探究北极海洋和海冰的快速变化成因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做出重要贡献。”望着茫茫冰原,张海生坚定地说。
北纬84度防熊难
北极海冰的大面积消融,融池与冰间湖面积的增加,也给北极熊、海豹、海象等北极动物的生存带来了挑战,迫使它们不断向北迁移,这为中国第三次科考队在位于北纬84度的长期冰站上科考作业带来了巨大威胁。在长期冰站作业期间,科考队经受了持续时间最长、距离最近的与北极熊斗智斗勇的实战考验。在冰站周围同时出现的北极熊竟多达4头,与考察队员的最近距离只有不到百米。
北极熊是北极地区最大的食肉动物,海冰是它们生活的中心地区,因为那里有大量海象和海豹繁衍生息,除了为数极少的嗜杀鲸之外,北极熊在北极地区几乎没有天敌,是这个白色王国的绝对主宰。然而,当气候变暖导致北极熊据以栖息和猎食的海冰大量融化,它们不得不游向更高的纬度觅食栖息。曾参加过多次北极科考的队员们纷纷感叹,这是历次中国北极科考中遇到北极熊数量最多、距离最近的一次。在长期冰站期间,一只北极熊竟然在“雪龙”船周围停留近一周的时间,这为科考队员到冰上作业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确保科考队员的生命安全,又尽量保护北极熊,科考队及时调整了冰上观测计划,并制定了防熊应急预案,在每一个冰上作业点附近都安排科考队员轮流值班,密切观察北极熊的动向。
其实,为了防止沦为北极熊的“美餐”,科考队在进入北极圈后便紧急招募人马,组建起了一支“防熊队”,为在冰面上开展的综合作业提供安全保障。按照设想,“防熊队”由1名队长与4名巡逻队员组成,然而,由于此次科考中防熊任务异常艰巨,“防熊队”也不断扩大,最终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4人。
防熊队员基本都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没有人真正会打枪。为了培养枪法,科考队专门拿出数十发子弹,让防熊队员们进行实弹演练。别看演练时每个人都全神贯注,“防熊队长”蔡明红不小心说出了实话:“拿枪只是为了给自己壮壮胆,要是真遇到北极熊,最安全的办法就是快跑!”更多的情况下,人类在遇到北极熊时会鸣枪以示威吓。科考队也明令规定,在北极地区,要保护北极熊,任何人不得无故伤害北极熊。
据估计,北极地区目前还生存着25000头北极熊,世界自然基金会说,如果目前海冰融化的趋势继续下去,世界上三分之二的北极熊将在本世纪中叶消失。随着气候变暖、海冰融化,这种大型哺乳动物正面临生存困境。保护北极熊,阻止全球变暖,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