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1月17日电(记者 赵承、韩洁、王宇)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导致中国出口猛降、经济增速较大幅度下滑。2008年,一场更为严峻的金融危机从美国迅速波及全球,中国经济发展不可避免受到严峻挑战。
从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到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中国应对危机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世界金融危机“百年一遇”,无论是在影响范围和程度上都远甚于亚洲金融危机。对挑战的严峻性绝不能有丝毫的低估和侥幸 已经波及全球的世界金融危机,影响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为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以来所罕见。
尽管危机的影响还在演变之中,但可以肯定地说,“百年一遇”,是对这次危机的准确定位。来华出席“2008北京国际金融论坛”的瑞士日内瓦高等国际研究院教授亚历山大·斯沃博达认为,这次危机涉及信贷、货币等各种金融市场,在区域上属于全球性的危机。同时,这次危机也属于体系性危机,更复杂,更加具有波动性。
与亚洲金融危机传播范围局限在东南亚国家不同,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从发达国家爆发,导致美欧金融市场持续动荡和经济增长大幅下滑,然后借助金融和贸易等方式不断向新兴经济体蔓延。
“这更加说明了这是一场全球性的国际金融危机。”湖北省金融学会副会长陈炳才说。他认为,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在世界金融中心的边缘地带,当时并未殃及发达国家;而此次危机发生在国际金融中心,全世界都要掏腰包来挽救这场危机,谁都不能幸免。
此外,在影响深度上,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由美国金融发展模式所致,导致全球信贷危机,最终从虚拟经济蔓延到实体经济。目前,其影响已在全球显现,欧美经济出现下滑,并导致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增长面临挑战。
瑞银证券环球新兴市场经济师乔纳森·安德森说,目前世界金融危机引发了经济增长困难的局面,在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时,美国的经济增速是4%左右,但经济学家预计美国2009年的经济增长将不会超过1%。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这种影响加速向实体经济蔓延,中国经济面临增长大幅度下滑的危险性。出口、投资、经济增长速度、财政收入等国民经济的主要经济指标回落趋势明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说,当前中国经济受外部冲击的影响较亚洲金融危机时要大,这其中既包括更大的资本流动规模、更大的外汇储备,也包括更高的对外依存程度。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对我们是新的挑战,也是一次严重的挑战,我们绝不能低估这次冲击的严峻性。”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穆虹说。
更大力度政策应对更为严峻的挑战,释放“保增长”的强烈信号。积极财政政策重启势大力沉,而且赋予新的内涵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是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果断决策。与10年前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货币政策”组合相比,力度更大。巴曙松认为,这不仅有利于防止经济过度下滑,也有利于中国应对经济高增长后的周期性回落以及经济转型压力等挑战。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用投资的数据进行了分析:此次重启积极财政政策,今后两年多时间投入4万亿元,投资规模更大。1998年启动的积极财政政策中,五年共计投入3万亿元拉动内需。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说,新一轮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将预算、税收、贴息、减费、增支、投资、国债、转移支付等财政政策工具组合使用。在政策导向上,除了基础设施的建设之外,更加重视民生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直接表现形式是通过发行国债、扩大赤字来增加政府投入,同时积极调动各种社会资金增加投入。
“这次货币政策的转变更加注重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短期效益和长期利益、投资与消费、促进增长和深化改革的平衡,为中国经济稳定发展夯实基础。”社科院副研究员张斌说。
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除了采取措施确保金融体系流动性充足外,还加强窗口指导和政策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央行表示,要继续限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
每一次大的外部冲击,都会演化为中国经济迈上新台阶的促动力。穆虹说,从加大投资力度,到实施增值税转型,再到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应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政策体现了扩大内需、促进结构调整的意图,不仅有利于当前的经济增长,更有利于长远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国应对危机的基础和能力已是今非昔比,完全能够战胜挑战,迎来更大的发展 尽管今天面临着一个复杂多变的严峻金融环境,但中国应对危机的信心坚定。穆虹说,这是基于对国内外经济形势和中国基本国情的判断。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源头在国外,对中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有限,中国经济的基本面仍然是良好的。
他指出,尽管外贸出口和实体经济受到一定冲击,但中国出口产业链比较完善,特别是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适应能力、调整能力和应变能力都比较强,在国际竞争中还保持一定优势。
同时,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国有13亿人口的广阔市场,投资和消费的潜力都很大,加速发展的内在动力很强,在外需萎缩的情况下,加大内需有很大的回旋余地。
此外,中国通过30年改革开放,建立了比较好的体制、物质和技术基础,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民储蓄率比较高,外汇储备比较充沛,资金供应总体充裕,并拥有非常广大的、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资源。
贾康认为,中国的宏观调控能力也在不断增强,有了第一次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经验,此次实施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经验将更加丰富。与此同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当前也更有利于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财政和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也都有更大的操作空间。
总体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还是好的,在目前一些国家出现负增长的情况下,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达到9.9%。同时,物价得到有效控制,为扩大内需政策提供了较大的空间。
十年前,我国的经济总量不足10万亿元,而今天已经达到了24万亿元。1998年全国财政收入不到1万亿元,而今年有望达到6万亿元,应对挑战的基础更加雄厚。
世界银行国际金融主管戴拉米指出:“无论是当今还是从历史上看,中国的经济刺激计划都将被看作在正确的时候采取的正确措施。其规模之大,可以提振市场信心。”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中国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亚洲经济的恢复做出重要贡献;今天,面对世界金融危机的挑战,中国也一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