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92亿广告招标大战背后:金融类企业“火药味散去”
本报记者 赵萍 北京报道
11月18日,梅地亚中心二层会议厅,“中央电视台2009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以下称“央视招标”)现场人头攒动,气氛随着一次次中标,掀起一个个高潮。
2004年起,金融机构就开始身现参与央视招标企业之列,近年来更是有增无减。今年中标的金融保险企业数量已达到12家,中标金额超过10亿元。
被视为“中国经济晴雨表”、“市场变化风向标”的央视招标,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依然火爆,但金融机构相比其他传统企业还是表现出了一定的理性和谨慎。
金融机构中标回落
18日21时,经过十几个小时的竞标后,央视招标落下帷幕。
按央视的统计分析,2009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总额达到92.56亿元,与去年的80.28亿元相比增长15%,从行业分布上看,金融保险企业中标额度和数量继续扩大。
为弥补今年奥运资源广告量的减少,央视在招标主会场竞购之外,增加了签约认购环节。
中央电视台广告部主任夏洪波表示,上述92亿元的数字包括招标竞购部分和签约认购部分,其中招标主会场招标竞购部分总数额为82亿元。
由于少部分企业通过两个号牌进行竞标,或通过其他公司协助竞标,因此现场能够统计的各公司中标金额并非最终结果。因此,记者只能通过现场公布的中标结果进行不完全统计,金融保险企业显现出的中标总金额为90816万元,加上部分企业参与了签约认购,金融保险企业招标段中标总金额在10亿元以上。
但这个数字与2008年金融保险企业招标段中标的114325万元相比,还是显现了一定回落。
一位参与竞标的金融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在全球金融危机的环境之下,国内的金融机构虽然受影响不大,但金融危机增加了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大部分机构对明年的发展态势表示不乐观,因此,减少招标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作为第一家参与央视招标的保险机构,中国人寿几乎在历届招标会上都独占鳌头。但其却在今年大幅降低了中标金额,仅在“19点报时第二单元(3-4月)”段中标,中标额为3390万元。
“中国人寿一直没有举牌。”竞标进行了十余个小时后,一家保险公司参与竞标的人士告诉记者。
直到“19点报时”开始竞标后,中国人寿方才出手,与茅台酒和首次参与竞标的中国太保竞购第一单元,即1-2月份时段。但最终由茅台酒以5100万元竞得。
之后,中国人寿以3390万元竞得第二单元,即3-4月份该时段广告位;光大银行以2600万元竞得第三单元;中国平安则在无人竞标的情况下,以2500万元拿下第四单元,最后的第六单元,则由中国太保以2950万元竞得,这也是中国太保在竞购会上唯一的斩获。
按中国太保一位竞购人士的表示,他们首次进入的标的正是目前落入囊中的19点报时,可谓得偿所愿。
参加了竞标会的奥美嘉华广告公司副总裁彭强告诉记者,按照历年中标结果来分析,银行比较看重的是仅有7.5秒时长的新闻联播后标板广告,这一时段的收视率较高,针对的是企业形象的良好展示;但保险机构比较看重的一个是15秒的天气预报后广告,可以有时间满足其情感方面的诉求,另一个看重的就是19点报时,主要体现了企业实力,还隐含有诚实守信的意味。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