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筹划联合调研 中央拟建政策性森林保险
本报记者 孙轲 北京报道
11月17日,国家林业局举办的“林业扩大内需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布置会上透露出消息,我国将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提高农户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称,中央已确定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国家林业局将会同财政部、保监会等部门开展专题调研,就森林保险的标的、险种、保费额、保费率等具体问题,以及森林保险纳入国家补贴的标准、环节、手段等具体措施展开研究。
国家林业局计资司司长姚昌恬表示,因为林业是弱势产业,风险大、周期长行业,没有财政支持,保险行业不敢涉足,也难以涉足,如果有财政支持,建立起森林保险制度和林木良繁制度,将改善林业发展的环境,拓宽社会融资的能力。
年初的特大雨雪冰冻灾害给林业造成了巨大损失,但由于缺乏完善的林业保险保障体系,导致了林业生产面临的灾害风险损失难以有效分散,许多林农难以恢复林业生产,相当一部分贷款林农不能按时还款甚至还不起银行贷款。
1984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在桂林首次开展林业保险试点。据人保财险内部人士透露,目前,人保财险开展的林业保险主要以承保大型林场、林业承包大户的商品性用材林为主,保险责任主要为火灾,经营模式上基本按照商业化保险运作。
但是,由于林业保险的复杂性、林业产权的不清晰以及缺乏对林业保险的扶持政策等原因,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林业,其保险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却明显滞后于农业保险,林业保险覆盖面很低。
据上述人保财险人士透露,自1984年至2007年,平均每年承保林木1300万亩,投保比例仅占我国森林面积的0.5%,占人工林保存面积的1.6%。
人保集团总裁吴焰此前曾表示,应将林业保险纳入国家政策性保险保费补贴范围,由中央财政在地方财政提供配套保费补贴。
但一家财产险公司一位中层人士称,此前被保险业呼吁多时的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制度仍未现雏形,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也没有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险要真正执行也需要不短的时间。
“与农业保险类似,即使林业保险得到政府支持,商业保险公司也很难从中盈利,只能将盈利着眼点放在其他相关险种上。”他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