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纪委监察部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意见》指出:“立足农村实际,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建立健全与农村改革发展相适应的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
针对乡镇纪检监察机构布点分散、监督合力不强、党风廉政责任难落实等问题,江苏省东海县进行了乡镇纪检监察资源重组,全县24个乡镇分片设立6个农村工作室,县机关设立2个工作室,基层党委只保留1名纪委书记或纪检委员,其他纪检监察干部全部划归工作室,由县纪委统一管理和配置。
改革推广后,扩大了一线查处的力量,加强了对基层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全县8个工作室案件结案率在90%以上。
原乡镇纪检机构乏力 群众有事选择到省市反映 在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的配置上,工作力量与繁重任务常常显得不协调。改革前,在东海县70个基层纪委、纪检组中,平均每个纪委、纪检组仅有1.7人,相当一部分不符合办案人员不低于2人的要求。在24个乡镇纪委中,12位纪委书记由同级党委副书记兼任,分散了专门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精力。而且,在基层因为工作对象间工作关系、利益关系过于直接,办案过程干扰因素较多。因此,有必要搭建一个新平台。
——东海县县委书记 郑平
东海县启动乡镇纪检监察资源重组,源于2006年对越级上访进行的一项调查。调查显示,2006年全县来县上访314批次2204人次,比上年有所降低;但到市越访42批次390人次,比上年有所增加,赴省进京越访为88批次和97批次,与上年相比也出现增长。来县上访减少,信访总量降低,而到市、赴省、进京越访却出现了3个上升。
“"三高一低"现象说明我们之前没有找到越级上访的深层次原因,部分上访群众逐渐对县、乡处理失去了信任。”东海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奎杰分析。
根据这次调查结果,东海县对乡镇纪委工作情况进行了一次彻底调查。“调查发现,乡镇纪检机构流于形式、职能发挥无力、工作环境无奈。”王奎杰说。
由于乡镇纪委并非党内组织的专职工作委员会,因而除1—2名专职纪检干部外,其余委员均由其他同志兼任,在具体工作中,往往成为流于形式的工作机构,加上人员调动,而基层纪委委员一般不予补充,导致人员逐年递减,等换届时乡镇纪委成员所剩无几。
同时,因为乡镇纪委处于最底层,工作主体与对象在同一个党委政府领导下,开展起工作来利益冲突非常直接,工作干扰因素较多,很难做到秉公执纪。
调查发现,也正是因为这种机构设置与运行模式,导致乡镇纪委履行职责缺位,工作效率不高。东海县在2004年到2005年的两年时间里,每年转交乡镇纪委办理信访件500—600件,虽然报结都在90%以上,但绝大多数为“一张纸”报结,70%以上为连年结转的重复报结。
农村工作室高配正科级 纪检监察工作机构重组 在农村工作室未设立前,我在李埝乡党委任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每年中心工作如防汛、农村合作医疗、计划生育工作和各种现场会,算起来有10多个,纪委工作常常排不上议事日程。群众反映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就对乡纪委产生意见进而越级上访。在乡里做了两年纪委书记,我工作干了不少,可效果就是不好,用农民的话说,是“耕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第四农村工作室主任 李利
越级上访增多,乡镇纪委职能发挥无力,县级纪委力不从心,面对这些问题,东海县纪委常委牵头,将全县24个乡镇(场)分成6个工作片,进行了进一步的为期半年的联合办信访、查案件,查处重点信访392件,占全年信访总量的六成,立案案件187件,占全年总数的一半左右。
一个细节引起注意,在查办的信访件中,绝大多数为基层报结过,80%为未作调查或调查不彻底,90%为未处理或处理不到位。
“这起码说明,之前乡镇纪委工作是不到位的。”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孔凡金说。
在分片联合办信访、查案件取得成绩的基础上,东海县纪委决定对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资源进行重组。
2007年1月开始,东海县在全县24个乡镇设立6个“农村纪检监察工作室”,每个室负责4个乡镇(场)纪检监督职权范围内的工作,办公地点设在其中一个乡镇;在县机关设立2个机关工作室,分别负责机关单位及条管单位,办公地点设在县纪委。工作室作为县纪委派驻机构,可以高配为正科级。
王奎杰介绍,县和乡镇(部门)纪检监察机构重新划定各自职责并厘清工作关系。在乡镇和部门纪检监察的机构、体制不变和人员不增加的情况下,适当保留骨干,其余专职干部的编制、组织关系和工资关系等全部列县纪委代管。县纪委编制由46人扩充到94人。
在基层党委只保留1名纪委书记或纪检委员,其他纪检监察干部全部划归工作室。基层纪委书记或党委纪检委员一般不直接查办案件,但必要时参加县纪委组织的案件协查,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工作室主任参加乡镇党委、政府和各单位“三重一大”(重大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大额度资金使用)会议。基层纪委书记、纪检组长或纪检委员接受基层党委、党组和县纪委的双重领导。
有效监督村两委、乡镇站所 干部感觉“纪委就在身边” 我干村干部多年,为维护村民利益,得罪了极少数人。今年6月份,县纪委工作室同志到我们村,我才知道有6个人联名告我。工作室同志经过调查,证明举报不属实,6个联名人名字全为假名。工作室同志还专门召开反馈会议,还给我清白,我对干好今后工作更有信心和力量了。
——石梁河镇前代邑村党支部书记 居振利
改革后,相当于县纪委增加了8个案件室,扩大了一线查办案件的力量,加强了对基层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监督,群众反映问题较多的村两委、基层站所也有效纳入了监督视线。全县8个工作室案件结案率在90%以上,相继查办案件374件,占县纪委查办案件总数的83%,其中经济案件138件,是过去基层纪委查办经济案件的6倍,挽回经济损失2500余万元,移送司法机关24人,涉及乡镇部门、科级干部12名,村及单位站所负责人11人,给予党纪处分132名。
“纪委就在身边,既是监督我,也是保护我。”东海县石湖乡党委书记张加志对记者说。
工作室设立后,基层干部的工作环境更加优化,也调动了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出现了多年以来少有的“受理信访量上升、息访率上升、群众满意度上升、越访量下降”的新的“三升一降”新格局。
“过去在乡镇负责7个方面的工作,根本没有精力抓纪检监察工作,基本上没有办过案子,现在真的可以大有作为了。”第四农村工作室主任李利深有感触地说。
此外,为防止工作室与乡镇纪检监察部门之间形成“两张皮”,县纪委监察局还进一步出台了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工作意见,使工作室的同志与乡镇纪检监察干部把职责与绩效有机捆绑在一起,形成统一的工作整体。(王义堂)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