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安溪县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县委、县政府更是出台了一系列惠及民生举措,从食、住、行、教、医、保、养、乐、安等方面着力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民生幸福指数,正是安溪县委、县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体现。
食从温饱型向健康型转变
近年来,安溪高度注重对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采购、加工、调运和储备。据不完全统计,在安溪城区、东西南北中及城郊结合部的集贸市场就超过10个,各乡镇也纷纷在镇区交通便捷地点建设各类专业市场,有效确保食品市场的稳定供应。
住从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
2001年开始,安溪县深入实施大县城发展战略,全面落实“显山、露水、增绿、加亮、改造、拓展、配套、人文”八大举措,先后实施大同路、中山路、工会等10多个旧城片区改造项目,启动龙凤都城等20多个新区开发项目,有效满足了居民住房需求从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
行公路网络四通八达
1997年12月到2005年10月的近8年间,安溪全县436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通行政村路面硬化工作居全省前列。
目前,安溪县已初步形成以省道206、207、307、308线为骨架,以通乡镇县道为县境内干线,以通建制村公路为县境内支线,以通自然角落公路为辅助延伸的四个层次公路网络。
教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近年来,安溪县特别注意资源整合和补差原则,从政策、资金、项目、师资等方面,加大对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扶持,缩小城乡差别,提高教育均衡化水平。此外,为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热情,2004年,安溪率先在全省出台了为807名山区优秀教师浮动一级工资的奖励规定,每年发放奖励近100万元。
医城乡百姓看病无忧
2001年1月,安溪县正式实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参保人数、住院报销比例、住院报销总额逐年上升。2007年,全县参保人数已达到近4万人,包括非公企业,也涉及到农民工、外来工人员。
2003年10月,安溪县成为全省三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之一。截止2007年,参合农民人数已上升到893992人。
保困难群众应保尽保
1998年,安溪县开始实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从2001年至今,安溪县已经连续8年实施“二女户”安居工程,并列为县委、县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2005年起,安溪又启动了贫困家庭及残疾人安居工程,补助内容参照“二女户”安居工程。几年来,安溪县财政在这两项安居工程上的总投入超过4100多万元。
养敬老爱老蔚然成风
在2008年为民办实事20个项目中,其中就有两个项目直接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早从1998年开始,安溪县就实行了每月给百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100元高龄补贴金的举措;从2004年开始,又实施奖励扶助制度,对农村年满60周岁的计划生育家庭老年每人每月发放70元的奖励扶助金。
乐共享又好又快发展新成果
近年来,安溪县先后启动“5551”基层文化系列项目建设,扩大文化设施覆盖面,逐步完善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书屋、村级文化室和社区文化活动阵地,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让全县群众共享又好又快发展新成果。
安建设平安和谐安溪
今年以来,通过治安防控体系建设、重点人口管理、重点行业安全监管等方面的努力,群众对居住环境的安全度得到提升。
“基层安则全局安”,县委、县政府探索建立了“大调解”工作机制,共建立了20多个部门参与联动的人民调解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全县各村居还建立健全了包括治保会、调委会、“五护队”在内的“两会一队”组织,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调解网络。(谢德炳赵郭峰章财根)
(责任编辑:廖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