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峰与记者用笔对话
学校为高海峰开出的证明 记者 孙立国 摄
“我又看到他了!在10楼一个教室!”昨日(11月20日)下午,长春理工大学王同学打来电话:“3天了,他每天在教室里坐着,不吃不喝不说话。天越来越冷,我挺担心他的。”
从低头不语到接受纸条 记者在长春理工大学西校区第一教学楼12楼碰到了“他”:头戴红色鸭舌帽,身穿墨绿色羽绒服,右手提着黑包,左手提着绿热水瓶。他从12楼往下走,挨个儿教室看,最后在8楼找到一个空教室,放下包和热水瓶坐下来,一只手撑住下巴。
“听同学们说你在这儿3天了,有什么烦心事吗?”他低头不语,衣服很脏,左腕上戴着一块手表,指针指向的时间是对的。热水瓶里有满满一瓶水。
“吃饭了吗?晚上住哪里?”依旧不回答。无奈,记者将手机号写在纸条上给他:“我走了,需要帮助打电话。”他微微抬头,挪动了一根手指接住纸条。“别弄丢了,放包里吧。”他将纸条折起来放进包里。
始终用笔和记者“对话” 记者在门外等了15分钟,他提着包和热水瓶出来了。“怎么出来了?走,回去坐下来聊会儿。”他跟记者走回教室。
“你叫什么名字?”
“……”
“不想开口,你就写吧。”犹豫了两分钟,他终于在采访本上写下了“高海峰”3个字,“聊天”就这样开始了。
记者:几天没有吃饭了?
高海峰:两天。
记者:这几天晚上都睡在哪里?
高海峰:晚上住旅店,15元,白天就在教室。
记者:你是这个学校的学生吗?
高海峰:毕业了。
记者:找着工作了吗?
高海峰:找过3个,不行。
记者:家是长春的吗?
高海峰:山西省五寨县。
记者:家里的电话能告诉我吗?
(犹豫了5分钟,他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但已经停机。)
记者:有没有好朋友,或者老师的电话?
高海峰:没有。
记者:你包里装的什么?能看看吗?
高海峰:可以。
毕业鉴定上他是党员 获得高海峰的同意,记者打开了他的包,在包里发现了两份证明。一份是10月31日长春理工大学教务处开出的证明:“高海峰,男,1984年6月11日生。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在长春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学习,本科毕业,并获得工学学士学位。证书丢失,特此证明。”另一份是高海峰的毕业鉴定,他还是党员。
记者:证书是什么时候丢的?
高海峰:8月份。
记者:给我留个电话吧。
高海峰:4月份手机丢了。
记者:一起去吃点饭吧。
但高海峰说什么也不肯跟记者去吃饭,他坚持在教室里坐着,这时已经是18时许。
辅导员称他和别的学生有点不一样 高海峰曾经的辅导员焦老师证实:“这个学生是在今年7月份毕业的,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弄丢了也属实。”
焦老师说:“他的事我知道,但这几天没在校园里看到他。该生和其他学生有点不一样,所以毕业后学校给他买了回山西的火车票,并派人送他回家。回家后他两次来到长春,学校帮他找了工作,但是他干不好,只好又送他回山西。”
焦老师说,“前阵子他又从家里跑了,他父亲也来到长春找他并寻求学校的帮助。我们找到他并把他交给父亲,但他父亲也拿他没办法,他不肯跟他父亲回家。后来听说他把父亲打了,又自己跑了。学校对这个学生应该尽的责任真的是都尽了,我们也拿他没办法,只能想办法联系他父亲。”(聂莎) (来源:新文化报)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