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官瘾之深的传统“官念”和历史文化根源(晓风诏昕/原创)最近,人民网“强国博客”开辟的“中国人的官瘾为什么深”的讨论,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讨论。如果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中国人的官瘾之大可谓世界之最。
究其根源,不外乎传统的历史文化根源和现实“官念”所致。从正向的思考来看问题,当官的最大好处,可以使个人的意志、思想、创新以最快的速度进入到足以重视的工作程序,化为政策、形成制度直至变为现实,可以更好地为党和国家的事业作出自己的贡献,这是一般普通人与官员相比所不及的;如果从负向的思考看问题,官员的官僚主义导致的错误决策,由此造成的损失几乎是难以弥补的。中国人官瘾之大的深厚根源,可以从历史文化根源和现实基础上来找。
从中国传统的“官念”来看,的确是根深蒂固的。儒家的“学而优则仕”的“官念”和官本位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政治实践的集中体现。“学而优则仕”把学习与当官联系起来了,认为学习好的人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当官了!而不管其有无实践经验和能力水平?官本位意识,则把当官作为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并以官阶的大小和高低作为衡量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标准,从而导致人们对于权力、官位的盲目崇拜,直至发生买官卖官、以权谋私的腐败,这是权力的异化。不同的历史文化导致不同的认识结果:在西方社会,人们认为作为社会一员,应为社会尽力,做官是承担社会责任的途径,可以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东方社会,权力的异化,就成了光宗耀祖、以权谋私的本钱。
如果深挖官本位思想的历史形成,有位网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农耕社会对权威的服从是官本位思想滋生繁衍的社会生活基础;血缘宗法制度和家国一体的社会结构进一步固化了社会尊卑等级关系;以等级特权为核心的官僚体制为官本位思想提供了体制上的安排和制度上的保障;官僚阶层对社会政治、经济资源的垄断和控制,形成了凭借官职等级控制、支配社会资源的利益驱动和价值导向;科举制度把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社会精英阶层的价值取向引导到追求功名利禄上来;中国传统文化对礼治的尊崇为官本位思想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石。从这条历史的线索来看,官本位思想在中国的流传和影响,才导致人们对当官趋之若鹜。
从现实情况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愈益激烈,就业愈益困难,由此人们寻求一种职业相对稳定、社会地位和个人收入较高的职业,追求官位就成为了一些人的最佳选择,同时也直接关系到政治待遇、社会名声、经济收益、工薪多少、住房大小、专车档次等名利双收的好处。官本位思想吸引了空前规模的人报考国家公务员,80.6%的被调查者认为,职务晋升是对公务员最有激励效果的因素。权力的集中、监督的失控,官员腐败的级别越来越高,数量越来越大;“能上不能下、能官不能民”以及官员的淘汰率之小,当官的实际利益远高于同等学历和水平的普通百姓,也是人们追求仕途的现实状况。
官念的改变,需要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来一番彻底改造。毛泽东是我们党和国家的缔造者,其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质朴的作风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他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实践和重申的三大坐标,应该成为为官者的座右铭:一是为人民革命事业可牺牲一切的人生价值坐标;二是干部是人民的勤务员而非老爷的思想观念坐标;三是都要确立自己既平凡又高尚的人格审美坐标。这是极富指导意义的人生坐标和价值取向,值得学习和实践。
原文地址:https://blog.people.com.cn/blog/c1/s70637,w1227143366220421 (来源:人民网强国博客)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