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一日电 题:高官回望三十年 内地港澳唇齿依
中新社记者 徐长安
三十年前,香港企业家伍淑清女士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北京航空食品公司”,注册编号为00一。这是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
三十年来,港澳资一直是内地吸引外资的主要来源,最高时达到百分之八十以上,时至今日仍超过百分之四十。
三十年间,从港澳帮助内地走向世界,到内地帮助港澳抗御金融风暴、助推港澳经济发展,内地与港澳的帮扶关系悄然生变。
中国改革三十而立,与内地一水之隔的香港、澳门见证了改革成长。“内地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成绩每一天的变化都有港澳同胞的奉献”,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香港企业家及时把握住了历史机遇,充当了内地与外界经济联系的中介角色”。
其中一个标志性人物是已故著名企业家霍英东。霍英东曾经突破封锁,为祖国运送了大量急需物资,有力支援了抗美援朝。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内地启动改革开放,霍英东又成为最早到内地投资的香港企业家之一。由他出资兴建的白天鹅宾馆是内地第一家合资酒店,至今仍屹立在白鹅潭畔。
姜增伟因此透露,有中央高层说,港澳地区在推动内地改革开放中所发挥的作用,“怎么评价也不为过!”
身居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人谈到三十年的变化时,格外气宇轩昂。广东省副省长万庆良告诉记者,“三十年前,广东得风气之先,先行先试,产生众多新生事物。"三来一补"、"筑巢引凤"、"借船出海"、"内引外联"等新名词,都是在粤港澳合作中创造出来的”。
“广东有三张牌:特区牌,港澳牌,外经贸牌。广东连续二十二年外经贸出口居全国首位,通过港澳渠道的进出口比重非常大。”万庆良因此说,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一部粤港澳合作的历史。
在粤港澳合作的进程中,只有二十八年历史的深圳,别有一番心得。“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承接了港澳地区、特别是香港地区的产业转移,推动了工业化进程,没有这个过程,不可能完成我们的工业积累。深圳对此有切身体会。”
深圳市长许宗衡对记者说,上世纪九十年代,深圳开始承接香港先进制造业转移,开启深港商贸合作。至今,深圳外资的百分之六十是港资。而港澳资本通过深圳延伸到了珠三角、环渤海地区,辐射到中西部地区,并带动其他国家和地区资本进入中国市场。“深圳在对外经济合作中始终把港澳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上。”
三十年已成过往,但“三十年来,内地与港澳已经形成了互动频繁、唇齿相依、密不可分的经贸关系。”姜增伟说,港澳回归祖国后,相继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全球经济减缓和“非典”疫情挑战,中央政府相继出台政策,支持港澳。其中,CEPA最为称道。
这位商务部里主管台港澳经贸的官员说,未来中央政府还将提高CEPA开放程度,凡是有利于内地、改革开放,有利于港澳经济发展,都会积极考虑。
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中央政府已经表示“鼎力支持”港澳渡过难关。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将加快港珠澳大桥建设,密切港澳和内地的联系。广东、深圳纷纷携手港澳,加深合作,共克时艰。高官们相信,三十年奠定的港澳与内地合作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责任编辑: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