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创业路上经历坎坷的下岗女工许黎,时断时续地干过不少生计,但一直没能致富。在共青团新乡市委等帮助下,许黎走上创业之路,把一个家庭小作坊办成在河南有一定知名度的现代化企业——新乡市万和滤清器有限公司,产值由创办之初的20多万元增长到1000多万元,注册资金由50万元扩大到540万元。
在河南新乡,像许黎这样在团市委和有关部门帮助下,走上创业之路的下岗青工已达1.4万多人,带动了近10万多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和再就业。
团新乡市委书记孔凡旭向记者介绍说,近几年来,新乡市在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中,采取各种措施突出优化青年创业和就业环境,先后举办了“十大杰出(优秀)民营青年企业家”、“务工青年创业之星”“杰出(优秀)务工青年”评选活动,培养选树了一批创业致富带头人,涌现了以“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耿瑞先、“中国十大杰出青年”裴春亮、“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赵彦伟、全国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徐胜杰为代表的青年创业群体。这些创业典型极大地激励了广大青年投身创业实践的热情。
集中在“共青示范村”选拔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和青年科技星火带头人,是新乡市推动青年创业的有效尝试。团组织对这些带头人进行政策资金扶持,并对他们进行培训,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安排参观考察,开阔了他们的视野。目前,全市138个“共青示范村”已选出365名青年带头人。在此基础上,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他们与其他青年农民结对帮扶。两年来,已有60余名带头人参加了结对帮扶。
今年26岁的赵彦伟,现任获嘉县天行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2003年,赵彦伟组建了合作社,通过科技示范,引导1000多农户采取科学种植模式,发挥技术、人才、信息、市场优势,统一种植模式、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标准、统一组织销售,发展特色高效种植3000余亩,每亩均收益6000元以上。2005年,他的合作社被团市委命名为“新乡市农村青年创业示范基地”,2006年获得国家农业部“国家无公害农业产品、产地认证”。合作社成员赵永喜说:“没有成立合作社时,就像无头苍蝇,想学习技术无处去,遇到问题没人管,遇到困难没人帮。成立了合作社,问题都解决了,种植上实行统一购进,管理上实行统一技术,销售上专业技术协会负责组织。现在是产品好、价格好、效益好”。
新乡市青年就业服务中心于2004年成立。经过发展,近几年又先后成立了8个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大影响的青年就业服务中心。中心通过建立求职、用工信息数据库,发布各类中介信息,为青年就业提供就业指导。为扩大就业服务的影响面和工作的实际成效,全市每个乡镇团委都设有联系点,初步形成了市、县、乡三级劳务输出网络,做到了劳务信息和劳动资源共享。
技术和资金是初始创业者面临的最大难题。团新乡市委通过青年企业家协会,牵手一批经营规范、业绩良好的企业青联委员和青年企业家,与青年创业者结对发展,为创业青年提供信息、融资、管理咨询、科技、市场开拓等服务。同时,鼓励每个青企协会员结对培养一名青年兴业带头人;鼓励青联委员“一助一”帮扶一名下岗青工再就业或实现一名农村青年转移就业。
新乡市还实行市场化运作,打造青年就业创业平台,实现岗位对接。他们开展的“大篷车直通车”活动,将有用工意向的单位组织起来,直接开到农村的集贸会上进行宣传和招聘,使3860余名青年实现就业。他们每年举办一次大型青年人才交流会,5年来达成用工意向的有7.6万余人。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他们举办了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会上达成用工意向的有16100余人,当场签约的有1930余人。针对部分贫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团新乡市委工作人员利用暑假期间,开展送岗位进校园活动。在今年6月举办的送岗位进校园活动中,有500多名学生和企业进行岗位洽谈,成功“对接”36家企业和270多名学生。
在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同时,新乡市把维护青年权益放在首要位置。他们为务工青年发放务工手册,使广大务工青年了解务工时应享受的合法权益,了解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如何维权;严把就业关口,对于有毒、有害、高危的用工岗位坚决淘汰,对于用工手续不全、信誉度差的单位一律拒绝;建立青年就业回访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对就业青年进行电话回访,对用工量大的地方,进行现场考察,并在外出青年中设立青年联络员,随时掌握外出青年的工作、生活情况;聘请法律顾问人员,帮助务工青年维权。
目前,新乡市已初步形成了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政府职能相衔接、符合青年需求、具有共青团特点的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