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劣质密胺餐具,小心吃到三聚氰胺
■我国仅2%密胺餐具合法生产企业 ■国家标准缺失,安全性无法评估 ■密胺餐具不适合高温蒸煮或微波炉
件来源:新闻晨报
□晨报记者 陈抒怡 郁文艳
颜色鲜艳、款式多样的“仿瓷”餐具在市民的餐桌上随处可见,但是最近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董金狮的一番言论却给这种餐具蒙上阴影:“仿瓷”餐具学名叫密胺餐具,是用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原料制造的。
密胺餐具被广泛使用
记者昨天走访本市多家餐厅,发现密胺餐具被广泛使用。在一家日式餐厅,记者看到一套碗碟底部写着“MelamineWare”,melamine的中文意思正是三聚氰胺,在这组英文旁边还标注着 “notformicrowave”,不能用于微波炉。店员介绍说,这些餐具都是从外国进口的。在另一家港式餐厅,喝茶的杯子、调羹都是密胺餐具。在一家本地连锁餐厅,店员表示,除了一些陶瓷餐具外,其他餐具是什么材料做的,他们根本不知道。
另外,密胺餐具被广泛用于宾馆酒店、小吃排档、单位食堂、大、中、小学、幼儿园及家庭餐具。劣质密胺餐具易释放三聚氰胺
“我在购买密胺餐具时候肯定会在大超市中选择有品牌的产品。”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新介绍说,用三聚氰胺作为原材料生产密胺餐具是一种成熟的工艺,虽然三聚氰胺被认为有轻微毒性,但是在与其他材料一起进行聚合反应后,制成的产品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其物理和化学特性都与小分子三聚氰胺不同,也不含有毒性。不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三聚氰胺也有可能出现,而是否会出现三聚氰胺完全取决于生产工艺,采用不合格工艺生产出的劣质仿瓷餐具就会残留三聚氰胺。此外,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在高温状态中,密胺餐具也容易释放三聚氰胺分子,因此密胺餐具一般不适合高温蒸煮或用于微波炉烹调。
“这就和之前被诟病的特富龙材料一样,采用合格工艺就不会出问题。”陈新进一步解释说,塑料产品中大多会有一些小分子添加物质,只要工艺合格,这些小分子物质状态就稳定,不会从产品中跑出来,反之则容易产生问题。多数厂家无法提供生产许可证
“可是,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很多密胺产品确实工艺不过关,很容易产生三聚氰胺。”董金狮介绍说,上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从北京的天意新商城、万通商场等5个市场购买了5种密胺仿瓷餐具,送往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来自其中两家商场的仿瓷杯不合格,掉色严重和甲醛超标,另外多数餐具未提供生产许可证。
根据董金狮所掌握的材料,目前全国有密胺餐具生产企业近千家,而实际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只有22家,也就是说只有2%的企业是合法生产。他建议消费者最好去大型商场和超市购买密胺食品包装产品,正规企业生产的密胺餐具的底部都有企业详细信息及生产许可证QS标志和编号。
与此同时,国家标准也存在缺失。董金狮称,1988年实施的《食品包装用三聚氰胺成型品卫生标准》中,只有水的蒸发残渣标准,没有正己烷、乙酸及乙醇的标准,也就是说,国家标准对盛装含油食品、酒精的密胺餐具安全性无法评估。但实际上,密胺餐具的主要成分三聚氰胺能溶解于甘油、吡啶、热乙二醇、乙酸、甲醛等有机溶剂。而且,目前国家标准里对密胺餐具也没有三聚氰胺项目的检测,而欧盟已对密胺餐具三聚氰胺给出了30mg/kg的限量值。可能修改标准、抽查生产工艺
据董金狮介绍,目前他已经向国家卫生部和国家质检总局等管理部门提交了材料,这些部门也已经给他一些积极的回复。国家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在和他联系时承认相关标准内没有三聚氰胺项目的检测内容,今后将准备修改标准。而国家质检总局食品生产监管司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将在近期抽查仿瓷产品生产环节。
昨天,国家质检总局的一位工作人员也向记者透露,他们确实已经和董金狮取得联系,但是具体采取什么措施将在深入了解后才能决定。
而截至记者发稿时,一直未能拨通国家卫生部食品卫生标准委员会的电话。
上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对产品的检查是抽查,近期没有抽查过仿瓷餐具类产品,目前也没有接到过上级有关部门要求抽查该类产品的通知,不过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对此予以关注。“我们正在购买更多的仿瓷产品,并将采用欧盟标准对它们进行检测。”董金狮介绍说,按照计划,今天国际食品包装协会将把这批在市场上购得的产品送至国家检测中心,预计下周五就能获得检验报告。通过检测样本量的扩大,他希望能获得更准确的市场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