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8-11-23 02:17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今天的孩子们,吃白面馍那是家常便饭,偶尔将玉米面中掺上点白面做成小窝头让孩子吃一顿,他会高兴地说:“啊!真香。”孩子们眼中香喷喷的窝头,在我们这代人眼里却饱含着酸甜苦辣。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出生在素有“晋南粮仓”之称的粮棉大县——临猗县北景乡大阎村。童年很快乐,但童年的记忆就是“煮红薯片”“黄面起糕”和“绿豆起糕”。那时候,每天放学回家,揭开锅盖就是热气腾腾的黄面起糕(晋南人用玉米面加盐切成方块蒸出的玉米面馍),狼吞虎咽一顿,觉得再正常不过了。偶尔当教师的父亲从学校灶上给我带回一块掺了白面和花椒叶的“黄面起糕”,那简直就像过节一样,小伙伴们都会投来羡慕的眼光。
1980年我们县实行包产到组。那一年,我的母亲凭着一双勤劳的手,为家里挣到了500多公斤小麦,当母亲蒸出第一锅还带点麸皮的白馍(那时磨的都是85%的面粉),我馋得眼睛都直了,也不管烫嘴,拿起来就吃,母亲看了许久,在一旁笑中带泪地唠叨着:“这下我娃可吃上白馍了……”
到1983年,我家的12亩小麦获得了大丰收,一下子产了2500多公斤小麦,家里的五口大缸全都装满了,母亲又从县城买回3张日本白花铁皮,让人打成“铁皮囤”,才把粮食“颗粒归仓”。满囤满仓,这就是咱农民一辈子的梦想啊!从那以后,母亲天天给我们蒸白面馍,不过嘴里却变得爱唠叨了:“要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娃们还吃着"黑面馍"和"黄面糕"哩!”于是,我年幼的心灵里就深深地烙上了一个印:十一届三中全会好!有一年放暑假时,老师让我们每人写一篇记叙十一届三中全会给农村带来新变化的作文,我把母亲常对我们唠叨的话写了一篇题为《山中泉,润心田》的作文,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给全班同学念。
改革开放30年,我也年届不惑。每当我吃腻了白面馍,就央求母亲给我蒸那“黄面起糕”。但从今天的糕里,我却能咀嚼出一个又一个“三中全会”给“三农”带来的新变化。
王革
(作者单位:临猗县委宣传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