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表示不会为制造社会气氛,将发展项目“硬顶上台”。(图片来源:大公报)
中新网11月24日电 香港《大公报》今日在“要闻”栏目刊发报道称,金融海啸冲击香港建造业,十大基建难以急急上马,特区政府的“及时雨”小型工程遂成为业界的“救命丹”。
香港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表示,希望用两招精简小型工程项目程序,透过增聘工程人手,增加定期工程合约,估计可令一些较大规模的小型工程的开展时间,缩短最多8个月。
她关注中小型承建商也面对银行收紧银根问题,希望用“特事特办”的思维,研究方法纾缓承建商的资金周转困难。
小型工程主要分两类,不涉及交通评估等程序的一般项目,由订定工程范围至实际开工,只需6个月。但一些规模较大的项目,涉及聘用顾问、招标评标与批出合约需时,而且要进行公众咨询与交通评估,完成工程设计后,要就工程合约招标,需时可长达19个月。
林郑月娥说,第一类小型工程的时间表,已经缩无可缩,但第二类小型工程,仍有缩短程序的空间。第一招,因应压缩公务员编制后,工程很多需外判给顾问处理,她建议特区政府按工程量增聘工程人员,减少倚赖顾问,省却顾问合约招标程序。
第二招,增加聘用定期工程合约的承建商,即特区政府就特定范围的工程项目,与经公开招标后中标的承建商签署固定年期的合约,期内有关范围内的工程都由该承建商负责,省却每项工程招标的时间。
林郑月娥说,这种合约模式好处是承建商与特区政府有较稳固关系,当遇上较急的工程,可以加快做,她已要求辖下工程部门,尽量增加制订定期工程合约,令小型工程更快上马。
目前顾问合约与工程合约,招标程序各需大约4个月,换言之,两招可助省却最长共8个月的招标时间。林郑月娥表示,特区政府现时已尽力加快小型工程项目,例如天水围区第112区平整土地工程,可望在农历年前完工,场地便可借出举行嘉年华会,有利区内经济。
林郑月娥近日马不停蹄会见建造业界各方人马,她希望建筑界要团结凝聚力,尤其不要在这时期出现克扣工资事件,花费时间处理纠纷,造成内耗。另外,因应建造商会反映,中小型承建商有信贷困难,她正研究加快特区政府清缴工程费用的机制。研先付承办商工程费。
林郑月娥表示,过往工程完工后,特区政府检验查核往往需时数月,然后才支付合约费,现在研究可否尽快完成检验,“看一件找一件”,改善承办商的现金流,甚至以“特事特办”的态度,研究可否让承办商尽早取得合约款项,发挥一石二鸟之效,“帮他(承建商)解决到,就不用搞工人,向工人开刀”。她说,自己过往长期担任库务工作,在中央投标委员会工作7年,自信对管理合约与改善现金流量有很多“桥”。
十大基建工程方面,林郑月娥说,发展局主责的莲塘香园围新口岸,与港深共同开发河套项目,进度均较预期快;启德发展区就已展开前期工程,但公众咨询接获的反对意见中,目前仍有一个不肯撤回反对,可能令工程延误1至2个月。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