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天津11月24日消息(记者石峤刘志刚)首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ARJ21即将首飞,举国瞩目的大飞机研制正在紧张进行,而适航作为飞机从生产线走向实际运行的关键,应该如何为大飞机研制乃至我国飞速发展的航空业提供支持?
日前,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2008年学术年会在天津中国民航大学召开,来自国内适航、大型飞机及其发动机研制、航空维修等领域的30余家单位80余位代表,围绕大型飞机初始适航和持续适航技术,深入交流研讨大型飞机适航管理、维修以及研发、维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和新理念,以进一步发挥适航在我国大型飞机研制和发展过程中的支持作用。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武维新表示,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航空业进入迅速发展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在适航方面,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一定差距,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大型飞机研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本次研讨会就为航空界人士提供了一个共同探讨大型飞机适航性问题的平台。
中国民航大学校长吴桐水强调,航空工业要发展,适航是基础。航空产品进入民航领域,必须进行民用航空器的适航审定。适航先行,为保证我国研制的大型飞机具有国际竞争力,并达到国际普遍认可的适航标准,航空器适航工作必须加深加快。这需要民航适航当局、航空公司、航空制造业建立健全有效的沟通机制与平台,不断扩大合作渠道和层次,携手合作,互动双赢。
本次会议由中国航空学会航空维修工程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民航大学承办,共收到100余篇论文,与会人数和规模创历次研讨会之最。会议期间,中国民航局适航司副司长殷时军、民航局飞标司总工程师汪虹、AMECO副总经理倪继良、国航技术工程公司副总工程师冯斌等人分别就中国民航适航审定与管理、持续适航技术、民用航空维修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先进维修技术发展趋势、初始适航技术、霍尼维尔航空及维修服务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代表还实地考察了空客A320飞机总装线。
适航标准是对民用飞机的最低安全水平要求,能否通过适航审定是飞机研制、生产、销售、运营的前提条件。对于飞机研制来说,首先要面临的就是适航问题。适航管理分初始适航管理和持续适航管理,初始适航管理主要指获得适航审定部门的适航证,持续适航管理则主要针对飞机的使用、维护、维修,要求其在整个寿命周期能够安全地维持适航的状态。初始适航是飞机走向成功的开端,持续适航则是飞机全寿命成功的基础。
据中国民航大学党委副书记白杰介绍,中国民航大学高度重视航空器适航研究与教育工作,不仅编订了中国第一套机务人员执照教材,承担了中国第一期维修人员执照培训任务,还第一个将欧美民航教育培训体系引入中国,为中国民航培养了大批适航领域中、高层次人才,取得了丰富的科研成果。特别是2007年成立适航审定技术研究与管理中心以来,更是将该校适航研究不断推向深入和新的高度。近年来,学校大力开展我国大型飞机、新支线ARJ21飞机及其他相关的适航审定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逐步把适航研究工作深入到民用飞机设计制造的第一线,在我国一些型号合格审定工作中承担了重要任务,参加了空客A380、ARJ21-700、EMB-145、Y-12F、直-15、农5-A等多个国内外型号的审定工作,为中国民航、航空工业集团下属各企业组织了多次适航专业培训。
(责任编辑:黄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