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江湖·招安
—— 山寨文化透视
“现在百家讲坛让我去我也不去了,” 韩江雪语气颇为坚定,“在哪讲都一样,关键是要有这么一个(传播)平台。”
《望东方周刊》特约撰稿 王东 上海报道
2008年10月初,一段名为《从靖康耻到风波亭》的视频突然在网上流传开来。
视频由一个自称为“青年学者韩江雪”的网友制作。一张小桌子,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块幕布,虽然条件相对简陋,但短片无论从演讲风格还是表现形式上都明显带有模仿《百家讲坛》的痕迹,片头动画、片中的画外解说也颇具专业味道。因此,这段视频被诸多网友称为“山寨版《百家讲坛》”。
“这位草根学者除了拼命吞口水外,其他包括布景、手势、语言风格,都确实学到了《百家讲坛》的精髓,可谓惟妙惟肖。” 网上有评论不无调侃地说。韩江雪本人也被网友们称为“民间易中天”。
所谓“山寨”,据网上流行定义,在今天原指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主要表现形式为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涉及手机、数码产品等不同领域。但如许多网络词汇的命运一样,“山寨”很快被应用在更广阔的领域,“山寨鸟巢”、“山寨电影”甚至“山寨明星”纷纷出炉,网友们用“山寨”概括五花八门的“冒牌”现象。
“‘山寨’这个词就是对‘民间的’、‘业余的’、‘带模仿性的’一种调侃性称呼。”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许纪霖在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在他看来,“山寨文化”是网络中草根精神的一种体现,“过去印刷时代的文化、学术都带有控制性、垄断性,印刷媒体一定是操纵在知识精英手里的。而现在网络时代的博客、播客使所有人都能将他们的想法和观点直接呈现在网络里。”
比如,韩江雪的“山寨版《百家讲坛》”,以及不久前一位四川大学生以家人为演员拍摄的视频作品“山寨《红楼梦》”。
“山寨”已然从产业领域扩展到文化领域。
“草根挑战百家讲坛”
“我现在是拿着小米加步枪和正规军打着一场星球大战啊!”
“那些都是我自己动手做的,”谈起《从靖康耻到风波亭》视频的制作,人在北京的韩江雪对《望东方周刊》说,“布景是我自己做的,摄像师是花钱请的,解说是到处托朋友找的广播电台的专业播音员。”
为了制作这段6个小时的视频,韩江雪说他用了整整四个月的时间,花完了三万元的积蓄。
据他对本刊记者介绍,他在大学读的不是历史专业,但一直对历史感兴趣,毕业后在家研究了三年宋史,写了70万字的剧本《岳飞三部曲——靖康耻、名将路、风波亭》,但没人给他拍。后来又改为小说,同样难以出版。
“当初也想去《百家讲坛》试试,主要是因为我发现这段历史没人讲。”韩江雪自认为是一个“民间学者”,希望有一个平台能把他对历史的思考传播出去。然而,《百家讲坛》三次将他拒之门外。在韩江雪看来,《百家讲坛》的梦想无法实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自己既没有出版过作品,也没有头衔。于是他把希望转向了网络。
“刚开始也没有什么反响,”韩江雪对本刊记者说,其实他早在今年9月份就将视频发布到网上了,“你想想网上每天发布的视频那么多,怎么可能有人注意你?”
就在他的“讲坛”快要被网络世界的海量信息所淹没的时候,转机意想不到地出现了。10月5日下午,《百家讲坛》主讲人阎崇年在江苏无锡签售时遭一男子掌掴,被一些媒体解读为草根文化与精英文化霸权的冲突。掌掴事件发生后,韩江雪的视频作品很快被某网站编辑发现,并推荐到了首页,接着搜狐也将这段视频做成“关注”。不久,韩江雪在网易上新开了一个博客,博客名为“草根挑战百家讲坛”。
“其实刚开始也没想过挑战谁”,他解释为什么起这个博客名字,“但没办法,这个名字不是更响亮一点么?我现在是拿着小米加步枪和正规军打着一场星球大战啊!”
他认为阎崇年之所以被打,也是因为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文化霸权。“所谓霸权,就是只准我说,不准你说。”
他说已经有专业视频网站与他开展合作了。他目前的视频讲座只讲到北宋灭亡那一半,接下来他要把南宋初的历史讲完。
“现在百家讲坛让我去我也不去了,”他语气颇为坚定,“在哪讲都一样,关键是要有这么一个(传播)平台。”
“山寨红楼梦”和“艺术走进群众生活”
“《红楼梦》不是某个人的梦,而应该是所有人的梦”
11月2日,正在重庆西南大学育才学院读大四的陈维实回到他在泸州的家中,等待着与新版《红楼梦》的制片人李小婉的见面。
他是近来很热的“山寨红楼梦”的制作者。今年春节期间,这个网名叫“蜀山少侠”的大男孩和家人一起用数码相机拍摄了《红楼梦》中的两场戏,并发布到百度“红楼梦吧”。
“我们全家都喜欢《红楼梦》,当初我一提出这个建议,全家都热情响应。”陈维实日前接受《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导演是我,编剧是我,摄像是我,连化妆也是我!”
他用来摄像的是一台数码相机,剧本是中学语文课本,演员们的服装也是临时凑起来的,一条丝绸被单绑在身上就成了披风。“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嘛。”
虽然片中道具简单,制作粗糙,甚至还出现了不少穿帮镜头,但一家老小其乐融融有模有样地“入戏”,还是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肯定。有网友称赞扮演林黛玉的小表妹“演技与美貌并重,神情、动作和语气都拿捏得颇为到位”。也有网友说这才真正诠释了“文艺贴近大众”的精神。
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少,有人说他是“恶搞”,玷污了名著。
陈维实开始感受到自己作品小小的影响力。但当他得知新版《红楼梦》的制片人李小婉要去看他的“家庭剧组”时,还是吃了一惊。
“李小婉跟我们聊了些家常,夸我拍得好,夸我妹妹演得好,还说她要是不当制片人,就到我的戏里演‘王夫人’。” 陈维实说,“后来她给我们看最新的剧照,我当时也没说什么,只是看。”而他拍“山寨红楼梦”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看新版《红楼梦》的造型“不顺眼”。
“我觉得作者并没有在恶搞,”谈起“山寨红楼梦”,李小婉对本刊记者表示,“他们一家从老奶奶到小女孩都对《红楼梦》充满了热情,他们在很认真地拍戏,这不正体现了艺术走进群众生活的精神吗?《红楼梦》不是某个人的梦,而应该是所有人的梦。”
唯有被招安,才能“修成正果”
所有“山寨文化”目标都在于进入主流,唯有被“招安”,才能“修成正果”
一时汹涌的“山寨文化”的深层社会文化背景究竟是什么?未来的命运会如何?
“人们在庙堂之外也需要有表达的空间,所以有相对应的江湖文化,”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于海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庙堂中的文化很容易僵化,而这些身处江湖的“山寨”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创造性,“江湖卧虎藏龙,‘山寨’就是江湖中的高手。”
许纪霖认为,正如前几年的“超级女声”一样,“山寨文化”也带有强烈的文化平民主义色彩,可以对传统权威进行解构。但“文化是需要霸权的,文化是一种沉淀,需要经典的支撑。所以‘山寨文化’只能像打游击一样,持续时间有限。”
对“山寨文化”的前景,许纪霖认为所有“山寨文化”目标都在于进入主流,唯有被“招安”,才能“修成正果”,“即使在网络中也有主流,如果不能被传统媒体接纳,那就在网上就地招安。”如韩江雪与专业视频网站开始合作那样。
“现在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每个人都应该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谈不上鼓励还是反对(山寨文化),顺其自然吧。”某种意义上成为“山寨文化”挑战目标之一的《百家讲坛》主讲人纪连海对《望东方周刊》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