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早报:“山寨”成了一种亚文化
香港《南华早报》10月15日文章,原题:街头创意再出彩 在内地,拥有最新款的品牌手机一直被视为精英身份的象征。但对那些想出类拔萃而不想为最新西方手机花掉一个月工资的人来说,可以有别的选择。
“山寨”顾名思义就是“小山村”。去年以来,它已成为通过仿造知名西方品牌、但根据内地消费者需求生产的手机的同义词。如今,山寨成了俚语,用来指任何仿造西方品牌但适应本土消费的产品。
山寨机拥有古怪稀奇的设计,做出的手机像是香烟或汽车甚至大熊猫的样子,其受欢迎程度从它占据内地手机市场25%份额就可见一斑。它们在国外也很抢手,特别是在非洲。
专门介绍这种手机的网站纷纷出现,并成为一种真正的亚文化。这种现象跟几年前的恶搞热异曲同工,当时自制的嘲笑电影和电视剧的视频充斥网络。同样,山寨机代表了内地街头创意的最新迸发,尽管许多设计者来自香港或台湾。
对一些内地评论家来说,“山寨”是个不好的词。他们认为,这是从仿冒服装到电子产品的盗版文化的最新征兆,是年轻人沉迷一切物质产品的恶心表现。但是,把一个如今占内地手机市场1/4的产业简单归入假冒行列,既误解也低估了这股山寨热的意义。
这不是简单的仿冒,山寨机更类似于定做的汽车。它采用了西方设计理念,经过重新改造以适应本地品味。与其说它们是冒牌货倒不如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手机。事实上,体现于设计和生产的山寨机之独创性,可为内地死气沉沉的文化产业树立榜样。
恶搞被批评为缺少尊重,但它能曝光大导演的做作和不足、同时别出心裁,从而逗乐了许多人。同样,山寨现象表明我们更有可能在村子里———而不是国有的文化办公室———找到创意想法。(作者戴维·艾默,邱峰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