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拘查”黄光裕
再次触动“原罪”神经
摘要:很多官商勾结的公司黑幕近期已被揭开,却依然活得好好的。但也有些公司,一个流言、一次“拘查”就可能让它们轰然倒下。
三次荣登“胡润百富榜”首富的国美电器主席黄光裕这几天大概真的出事了,但到底出什么事?媒体有点含混不清。
不过,昨天国美电器在香港股市停牌,公司虽然仍没有说明黄光裕究竟有什么问题,但看来他有问题当是一桩没有问题的事。当然,迄今为止媒体也一直没有说清黄光裕究竟是“协助调查”还是“刑事拘留”?众所周知,“协助调查”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而“刑事拘留”是有犯罪嫌疑。
据一些媒体猜测,黄光裕的罪嫌或错嫌是“操纵市场”、违规进行资本运作、非法挪用资金及有行贿行为。此前黄光裕曾因创业早期一批总额13亿元的违法违规贷款被调查过。但2007年1月16日,国美电器在香港联交所发布公告表示,公安部针对黄光裕及其间接持有的鹏润房地产公司的“协助调查已经正式撤销”。
虽然目前还没有官方渠道正式公布黄光裕的具体罪错,但在当前的语境下,几乎无人会认为黄光裕绝对清白。社会舆论普遍相信,中国的私营企业家们,若认真查起来,恐怕没有几个身上查不出点问题的。所以有人戏称,胡润的百富榜,更像是一封举报信。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前期,为了调动各方积极性发展地方经济,许多企业家和地方政府不得不采取明显违纪、违规直至违法的办法,才能突破旧有的不合理制度约束,而上级政府也往往对此类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默许纵容。
具体聚焦于土地和资本市场,更是暗箱层叠、黑幕重重。第一批淘金者中有张海,有黄光裕,还有其他许多人。他们都很聪明,都一样善于资本运转,买空卖空,张海当年在郑州买地,玩的把戏就是先同政府签买地合同,然后拿着合同到银行抵押贷款,用银行的钱支付地款,自己坐享其成,这与黄光裕创业时用3万元贷款做家电经销,依靠政府的钱买政府的产品,然后“操控”市场一样,都是在一个没有游戏规则或规则漏洞百出的社会里大展身手、大显神通,这是中国经济特定时期给予这些人的天赐良机。他们利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无序与混乱,不仅实现了个人财富的升华,还成为风光无限的社会精英。
这是一个两难的悖论:上世纪90年代以前的改革史是一段“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错史,从中央到地方,根本不可能有对未来改革的明确和整体思路。因此,如果不敢去探索,就不可能有今日之发展局面;而一旦大胆闯关,又必然出现违纪、违规乃至违法的情况。“原罪”就是在那样的特殊历史条件下诞生的。然而,过去因违纪违规造成的“原罪”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得到彻底洗刷,而是沉淀下来。
现在如果要清算这些“原罪”,特别是证券市场中的“原罪”,不是不应当,尤其在股市萎靡不振之时,更是可能起到洗涤股市多年的污垢,建立公众信心,而起到重振股市的作用。然而,在清算过程中,我们要谨防新的“原罪”沉淀。为什么像太平洋证券这样违规证据确凿的公司活得好好的,而一旦黄光裕有事,整个庞大的国美帝国就将面临资金链断裂并垮台的风险。若是厘清中国股市的结果,是大批像国美这样的企业垮台,而太平洋证券这样的企业依然故我,那么这是令人悲哀的。所以,重点还在厘清监管规范,改革监管机制,完善监管程序。
在一个真正的法治社会,法律应当是普遍性的,它决不能是在某一特定时期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目标的一种工具。假如事实证明黄光裕是有罪的,那么他究竟犯了什么罪,根据法律应该受到何种惩处,都应该经过一个公开透明的程序。更重要的是,那些与他犯有相同罪行的人,不管他们的身份背景如何,也都应该受到相同的惩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