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任勇通讯员李运红胡颜)昨日从市肿瘤医院获悉,该院作为中国肿瘤生物技术临床应用研究基地和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始终瞄准国际医学前沿,把握生物技术发展最新方向,大力进行基础研究,强化科技成果转化,形成独具特色的肿瘤生物技术治疗体系,使众多患者受益,将本市肿瘤生物治疗推向全国领先水平。
生物治疗是近年兴起的肿瘤治疗新技术,不仅可避免放化疗对正常细胞的伤害,还能调节并增强正常细胞功能,现已成为继手术、化疗、放疗之后,肿瘤治疗的第四大方法。市肿瘤医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希山带领的专家团队,近年来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打造人才梯队,形成了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人才于一体的研发队伍。同时,斥资建成国际先进的层流净化病房、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室,并引进大批国际先进的生物治疗设备,使该院作为我国肿瘤生物技术临床应用研究基地的职能不断完善与提升。
近年来,该院一直高度重视基础研究,并取得累累硕果。郝希山主持的“恶性肿瘤体细胞治疗科学规范建立及细胞繁育基地建设”研究,获市科技创新专项基金800万元资助,开展的“自体灭活肿瘤细胞疫苗联合GM-CSF治疗实体瘤”“以DC为基础的个体细胞治疗肺癌”等多个研究项目,达国际先进水平。几年来,该院共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相关科研课题17项,其中,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引导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稳居国内生物技术基础研究领先水平。
该院不断加强科研成果向临床的转化。郝希山主持的国内首个获批进入临床应用的生物治疗新技术——CIK细胞治疗技术,现已成功治疗300余位中晚期肝癌、消化道癌等恶性实体瘤患者,疗效显著。他主持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联合大剂量化疗成功治疗实体瘤研究”项目,自2001年在全国率先临床应用至今,已成功治疗200余位实体瘤患者,创造零移植相关死亡的纪录,治疗例数和效果均居国内领先地位,获首届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该院“以树突状细胞为基础的个体化细胞治疗肺癌的应用研究”,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获重大进展,患者两年总体生存率从78.8%提高到94.7%,去年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该院已获肿瘤生物治疗科研成果奖7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申报填补本市技术空白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