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古宅用的砖瓦都是王炎根用低价淘来的 |
院内的一切摆设都按照古宅布置 |
为圆儿时“大宅”梦 拆迁工地淘旧物
花甲老人10年“克隆”浦东老宅
□晚报记者 程怡 钱朱建 摄影报道
一个土生土长的南汇农民王炎根,花费10年时间,奔波各拆迁工地,收集各种废旧建筑材料,终于建成一座具有浓郁浦东地域风格的古民居群落。近日,伴随中央电视台一档新闻节目,一个现代版“愚公”的故事在南汇康桥镇流传开来。
昨天下午,记者走进这座古民居群。
“让孩子们能亲眼看看他们太爷爷过去住的地方。 ”王炎根老人希望自己的浦东老宅,能留给子孙们做个纪念。
【缘起】
“大宅院”梦源于城市动迁
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王炎根,从小在南汇康桥的横沔镇长大,由于家境不好,很小的时候就向往能住上大房子。而他心中的大房子,就是同村乡邻住的那种颇具明清大宅院风格的砖瓦结构的房子,这样的房子在那时的浦东南汇地区隔上几里就能见到几处。
随着时间推移,王炎根逐渐长大,从一个只有小学六年级文化的农民变为如今以苗圃花卉等生意为主的公司经理。不过时间丝毫未冲淡他对房子的梦想,在他的心中,那极富文化特色的大宅院才是最终的梦想。
本以为今生没机会住上大宅院的他却在几年前看到希望,当时已经年过六旬的王炎根发现,上海这座城市发展迅猛,范围不断延伸,已触及到南汇康桥地区,而他所住的横沔镇也成了动拆迁的基地。每天看到有百年或百年以上历史的房子被拆,曾经承载着自己梦想的大宅院逐渐消失,王炎根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以后我的孙子问起来,或者我孙子的孩子问起来,爷爷你以前住的是什么样的房子,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给孙辈留些东西”的想法在王炎根的脑海中产生了,这在他心里打下了建造“浦东老宅”的第一根桩。
寻东家觅西家总算找到建材
带着这一朴素的想法,王炎根开始挨家挨户寻觅东西。东家马上要拆了,有很多东西不知该如何处置;西家已经拆迁,拆迁下来的瓦片和一些横梁不知道该往哪里卖。由于从小就在南汇当地长大,王炎根的消息特别灵通,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这些将拆或已拆的房子。很快,从各家各户收来的木板、门、瓦片甚至一些家具就堆满了他的公司。
“把它们重新搭建起来,还原当年老宅的风貌。 ”很快,这样一个念头就在王炎根心中占了上风,这个脾气有些倔强,说话十分直接的老人开始构思他日思夜想的大宅院。当然,要建造新房对于建筑工人来说是得心应手的,可对王炎根来说,老宅该如何搭建就成了难事。
“一开始,我自己也没想好最终会造成什么样子。”王炎根介绍说,“刚开始是兴趣爱好,所以也就没有办理申请手续。有些不知道内情的居民还以为我在搭违章建筑,打电话到相关部门,把城管也叫了来,要拆除违章。 ”
对于这段经历,如今说起来,王炎根就像说笑话,但从他的言语间,记者还是能感到当时建造时候的许多困难。
【施工】
为了实现梦想重新学建筑
既然自己造的是浦东老宅,建筑也是一种文化,那就要研究浦东当地的文化和老宅的真正含义。只有小学文化的王炎根在这方面显然不足,而他也知道想要搭建这种老宅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的是经验。于是,他用了很长一段时间,或者说直到现在,他还在到处寻访老宅的足迹,哪里还有硕果仅存的老宅,他就会马上开车赶过去,把宅子的每一处拍摄下来,自己回来琢磨,并添加上浦东当地的老宅文化。
买建筑书,买文化书,到建筑工地看别人造房子,找老一辈人回忆自己祖上房子的特征,这成了王炎根六年间从未间断过的事。建成这样颇具规模的宅院,老王用了句“事在人为,人定胜天”来概括。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