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时候小童和小丹在街头要钱,平日里上完课后就在昏暗的灯光下学习。(亚心网记者 李铁军 摄) |
引言:一对小姐妹,妹妹小童10岁,姐姐小丹13岁,都在同一所学校上四年级,可她们的乞讨之路却比“学龄”还要长。
这些发生在她们还没有懂事时,由于爸爸去世,妈妈带着姐妹俩从甘肃老家来到新疆,便开始了她们的乞讨之路。从此,地下通道口、过街天桥上,就是她们经常“安营扎寨”的地方,身旁黄色的大洋瓷碗是她们惟一的“道具”。
至今,姐姐乞讨8年,妹妹6年。11月21日,亚心网记者在学校见到了小童和小丹。
不谙世事 走上街头
亚心网iyaxin.com讯(本网记者 于苗 实习记者 李超) “在很小的时候,妈妈就带着我和姐姐来到了新疆,一到地方我们就开始要钱,妈妈说抱着孩子要钱会要得多点,那时我大概有四岁,妈妈让我蜷缩起来,把我藏在小被子里抱着。”这是小童行乞之初的记忆,说起这段回忆,小童情不自禁笑起来,用袖子捂着嘴,漂亮的眼睛一眨一眨。
相比之后乞讨的日子,在妈妈怀里的那段时光也是小童最舒服的日子,而姐姐已经在妈妈的指导下“独立门户”了。
和小童比,姐姐小丹内向许多,和亚心网记者交谈时,头一直低着,一问一答中,小丹不愿多说乞讨的事情,妈妈让她选择,周末出去乞讨还是在家洗衣服、做饭,她选择了后者,但在家里没有什么活时,她也要跟着妈妈一起出门乞讨。
又是一个周末,小童早早来到大十字天桥上,过往的人不多,小童就拿出作业本,趴在天桥拐角处的台阶上写着数学作业,面前摆着黄色大洋瓷碗,一毛一毛的钱散落在碗底。
“今天天冷,人不多。”小童把头低在胸前尽量不让亚心网记者看到她的表情,搓着冻得发红的小手,吸了吸鼻子说。小童把手握起来缩进黑得发亮的衣袖里说:“身上穿的衣服都是别人给的,衣服和鞋子很烂了妈妈才给我们换,妈妈也不反对我们去要钱。”顺着小童的目光望去,亚心网记者看到在对面的楼梯口坐着一个女人,正在给怀里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喂奶。
经过小童身边的人都会好奇地不断回头看她,有的人还会好心地问她为什么在大街上做作业,小童只说一句“我家穷”,就再也说不出什么了。
一次逃课 学校知情
由于家里没钱,小丹上学晚些,为了避免姐妹俩在同一个班级而尴尬,学校老师细心地将姐妹俩分到两个不同的班级。小童和小丹就这样,周一至周五上学,周末乞讨。
在小童三年级时,一次逃课,让班主任了解到了真相。原来,姐妹俩所在的家住在西北路附近,离学校不远。11月23日,有一个繁华的地下街,小童舍不得放弃这个机会,就趁着大家都在上课,逃课去讨钱,让同学带口信说“病了”。
可小童的谎话最终还是被同学拆穿,于是班主任向学校领导反映了情况后,对小童做了家访,了解到了真实情况,班主任告诉亚心网记者:“姐妹俩在班上的学习处于中等水平,家庭比较复杂,那次逃课之后我就告诉小童,只要能保证每天按时上学不逃课,下课后去干什么我也就不管了。”
该校校长说:“小童家庭确实很贫寒,学校已经把姐妹俩的学杂费都免了,尽管她们没有户口,但是因为在我校学区内,我们还是收了俩姐妹入学。但不让她要饭,学校又无法承担她们的家庭其他费用,只能让她们在不耽误学习的情况下去要钱。”
学校一位老师在学校附近见过小丹姐妹俩讨钱,但见到老师,姐妹俩一溜烟跑开了,“我见她们俩在地下通道口要钱,打算给她们几块钱,就把妹妹叫过来,给了5块钱,姐姐也就跟着出来了,从那以后她们要钱时见到我就不跑了。”
[1] [2]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