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
防止地方冒进_严审投资项目
孙书博
就各地为刺激经济而推出的庞大投资计划,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昨日表示,要防止出现地方政府单纯追求政绩的不良现象。
各地须量力而行
陈昌智昨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说,国家近来不断出台了一些政策和措施,充分体现了中央对当前经济环境的高度重视。
他同时对各地政府的投资计划表示了担忧。他表示,要防止地方政府不求实际、虚报浮夸、追求政绩的不良现象。
自国务院推出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后,各地政府先后公布了各自的投资计划:北京1.27万亿元、广东2.3万亿元、河南1.2万亿元、上海1.26万亿元、辽宁1.3万亿元、浙江1.35万亿元……就目前已公布投资计划的24个省区市,其计划投资的总额已接近18万亿元。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累计完成51304.03亿元。以此推算,各地现已宣布的计划投资总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国财政总收入的3倍。而一些地方承诺的资金投入,更是超过了本身所能承担的限度。
“有一个边陲省份,要用3万亿元的投资来拉动经济。我查了一下,该地区去年的财政总收入才1000亿元。”陈昌智说,这种冒进的方式坚决不能让其出头。
相关部委已作准备
陈昌智还表示,中央投资的部分,在这次拉动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不能再走高能耗、高污染的道路。
近来,4万亿元中央投资资金的具体投向,以及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工作,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曾联合出台《紧急落实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工作方案》(下称《方案》),其中明确规定:“严禁新增投资用于不符合规定投向、不符合管理要求的建设项目,严禁用于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项目,严禁用于党政机关办公楼等楼堂馆所项目,严禁截留挪用、滞留不用和浪费建设资金。”
《方案》还要求,确定项目时必须“既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又要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既有利于拉动当前增长,又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既有效扩大投资,又积极拉动消费。”
如何保证中央投资能符合上述要求,对于国家对投资项目的监管和审查构成了考验。陈昌智表示,投资项目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中央应该进行全面协调,避免重复建设。否则投入的资金不会见到效率,只会出现浪费。
事实上,由中纪委牵头,财政部、监察部、审计署、发改委等部委组成的联合检查组,已分成24个小组派往全国各地,全程监控第四季度新增1000亿元投资分配到各地后的项目建设情况,一场大规模的监控行动已经箭在弦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