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管道变局
1996年,俄罗斯时任总统叶利钦访华,中俄双方正式签署《中俄共同开展能源领域合作的政府间协定》,拉开了两国在能源领域合作的序幕。
但是其后几年中,由于俄罗斯政治经济局势动荡不稳,石油管道一直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直至2000年夏,中俄双方达成协议,合作修建一条从俄罗斯安达尔斯克到中国东北大庆的石油管道(安大线),总长度约为2400公里。该管道将由中石油集团,俄罗斯尤科斯石油公司以及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共同承建,合作铺设,计划于2005年铺设完成,每年向中国输送石油2000万吨,并逐步增加到3000万吨。
2001年9月,中俄两国总理定期会晤时,正式签署了《中俄输油管道可行性研究工作总协议》。按照此项协议,中国将是俄罗斯远东输油管道的唯一接收国。
安大线的合作计划,一度曾得到了两国政府的积极推进,进展十分顺利。
2002年12月初,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中俄两国首脑发表联合声明,保证已达成协议的中俄原油和天然气管道合作项目按期实施。
次年9月,俄中总理定期会晤是,俄总理再次表示俄方将“履行承诺,信守协议”,完成连接两国的输油管道,并将用铁路向中国运输的石油提高到每年450万至550万吨。
但是,随着该项目的主要推动方尤科斯石油公司被政府收购,“安大线”工程陡生变局。据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介绍,尢科斯石油公司与美国过于密切的关系,也使得俄方对于石油管道的战略安全考虑再三。
几乎是与此同时,中俄石油管线合作的顺利进展,使得同样身在远东,并且能源需求量旺盛的日本也开始蠢蠢欲动,介入到俄罗斯远东输油管道的计划中来。这给“安大线”未卜的前途再次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2003年6月,时任日本外相川口顺子在访问俄罗斯期间,提出了一条以西伯利亚地区安加尔斯克为起点,建成一条直通海参崴地区纳霍德卡的石油管道(安纳线)的建议。随后,日本先后承诺,如果“安纳线”建成,日本将接收该管线所有的石油运量,并愿意出资参与俄东西伯利亚地区新油田项目的开发。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运介绍,正是这两个因素使得俄罗斯政府对于“安大线”的建设开始犹豫不决。一方面由于俄罗斯恰恰急需开发东西伯利亚新油田的资金,另一方面,尤科斯石油公司与美国过于密切的关系,也使得俄方对于石油管道的战略安全考虑再三。
在双重因素的影响下,俄方的立场开始在中日之间暧昧不定,“安大线”的计划在几经反复之后,最终宣告流产。
但是,在几轮的试探性谈判和达到了初步的战略目的之后,日本最终并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安纳线”的走向也开始模糊不清。
这也成为中俄第一次贷款换石油的机缘。只是当时,俄方借此完美完成了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变身。变身之后的俄罗斯公司,在这一轮全球油价上升通道中,已经不仅仅满足于一条仅跟中国的管道。
2004年3月3日,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公布了远东石油管道“新方案”: 建设一条西起东西伯利亚的泰舍特,东至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科济米诺湾,全长4000多公里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即“泰纳线”。
“泰纳线”输油管道将分两期完成。一期工程全长2694公里,从泰舍特延伸至斯科沃罗季诺,预计2008年底完工。
几个月之后,该项计划正式由俄罗斯政府通过。干线确定之后,中俄双方即开始了关于在斯科沃罗季诺修建一条长达64公里,通往中国的支线输油管道问题的具体商谈。
2004年9月,中国总理温家宝访问俄罗斯,中俄能源合作达成新的共识:首先,中俄将坚定不移地加强石油和天然气领域合作;第二,俄方表示,将通过充分论证确定远东石油管道走向,不管采取何种规划方案,都将积极考虑将石油管道通往中国;第三,双方一致同意增加陆路石油贸易,使俄罗斯通过铁路向中国输出石油的总量在2005年达到1000万吨,并争取在2006年达到1500万吨。
但是,“泰纳线”的修建并没有按照其原有的时间表顺利进行。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副总裁米哈伊尔·巴尔科夫于2008年9月表示,“泰纳线”一期工程预计将推后到2009年第四季度完工。
工期拖延的原因,巴尔科夫表示,是由于管道线路变更和承包商未能遵守工期。同时,该公司以产品质量不合格导致管道建设工期拖后为由,向负责管道建设所需的抽水机设备的生产商——瑞士Sulzer公司及其在俄供应商SOT提出了索赔。
俄罗斯总理普京也在当月签署命令,要求“加快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建设,不允许拖延工期”。
出现这样的插曲,王海运认为,管道修建地-东西伯利亚地区自然环境极端恶劣,可供施工季节短促,这确实是一个现实的体现。
2008年10月28日,在温家宝总理访俄期间,“泰纳线”的工期终于敲定。根据中石油和俄运输能源公司签署的《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中国支线的建设协议》,“泰纳线”一期工程预计于2009年底完工,中国支线的俄罗斯部分将于2009年第一季度末开修,而中国部分长达980公里的管道由中方负责建设,全部建成投运要视中国段的建设进度。
价格博弈
价格博弈,这是俄罗斯石油全球市场布局之外,更为棘手的问题。
2005年6月,俄方突然宣布,一直进展顺利的“泰纳线”铺设工作由于“环保原因”暂停。起因是俄罗斯国内关于泰纳线的铺设将污染贝加尔湖水源的呼声日益高涨。
这场“环保风波”背后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就是国际原油价格在2005年的连续升高。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原油期货价3月份攻克每桶50美元关口,并于3月16日达到了56.46美元的历史高位。8月以后,油价继续屡屡刷新最高纪录,在8月29日创70.85美元的天价纪录。人们惊呼:“高油价时代到来了。”
环保风波与高油价走势交互叠加,地缘政治和高油价利益已经合成一道力量。作为结果,石油管道进展受挫的同时,中俄两国已经签订的长期供货合同也受到了影响。
俄罗斯石油公司对履行该协议的积极性大大下降,多次要求与中方重新签订石油出口价格协议。并向俄罗斯媒体表示,如果中方坚持按现行价格购油,2010年合同期满后俄石油将不再续签。俄中石油价格谈判陷入僵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向本报记者分析,价格谈判陷入僵局,根本原因在于第一次“贷款换石油”协议中,石油价格是固定在一个较低的价格上。这就使得协议的落实情况经受国际油价剧烈波动的诱惑而随之波动。尤其是当俄罗斯与其传统的主要能源供应市场——欧洲的合作还是建立在市场化的浮动价格基础之上的时候。
俄方在谈判桌上的立场随之也越来越强硬。据相关人士向本报透露,在漫长的谈判过程中,中方有时甚至会感到委屈,认为作为帮助俄石油公司崛起的主要“盟友”,俄方在价格问题上的出尔反尔,让中方“很受伤”。俄方却坚持此一时彼一时,在价格问题上锱铢必较。
该相关人士表示,俄方的强硬立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两国民族性格的差异造成的,但是更重要的,确是证明了,能源合作的谈判,“在一定层面上,不仅是两个公司间的利益分配问题是,更是一个国家战略问题。”
这样的状况直接促使了中俄石油贸易额自2007年开始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中国石油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庞昌伟表示,目前石油进口量的下降,不能排除俄罗斯石油公司有意在新定价机制确定之前,将石油出口量维持在已经交付的60亿美元框架之内。
2008年,或许是俄罗斯石油公司终于品尝到了“此一时彼一时”的更深刻涵义:石油价格并未只是一条上升的曲线,它还有掉头的时候。
进入2008年10月,俄方在谈判桌上强硬立场也悄然发生了变化。“由于俄方目前急需资金缓解自身的流动性危机,中方在本轮的谈判桌上掌握了更多的主动性,”该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但是在本轮的谈判中,双方寻求的不再是以一个较高或者较低的价格签订长期供油合同。国际油价回落和世界金融危机的双重因素给多年未能达成一致的石油供应价格公式,提供了新的契机。
“上游换下游”
2006年3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期间,中石油集团和俄罗斯石油公司宣布在年底前分别在两国组建两个合资公司,分别经营上游和下游业务。在两国能源合作陷入长期的价格博弈困境的同时,中俄能源合作开始了一个全新的合作形式:“上游换下游”。
协议确定,中石油集团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在俄罗斯共同组建了“东方能源公司”,俄方持股51%,中方持股49%,主要业务是在俄罗斯进行地质勘探及能源项目融资。同时,中石油在2006年7月19日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斥资5亿美元,以每股7.55美元的价格收购了俄罗斯石油公司6622.52万股,成为俄石油的战略投资者,认购条件是进入上游领域,联合开发俄罗斯万科尔油田。
作为条件,中国开放能源下游市场,在中国建立中俄合资的炼油厂项目。双方也在中国成立了合资公司——中俄东方石化(天津)有限公司,中石油集团占股51%,俄罗斯石油公司则占股49%。该炼油厂设计年产能为1000万吨成品油,预计总投资金额将达到40亿美元。
随着俄罗斯国内油气产业的发展和政府一系列能源战略的出台,以2006年为转折点,俄罗斯从过去的战略缺失和混乱摇摆阶段进入到战略清晰的新阶段。
目前俄罗斯实行的能源战略,越发倾向于摆脱单纯的能源出口国地位。普京此前接受德国媒体访问时指出,能源是俄罗斯关键产业之一,国际能源合作应本着平等互利原则进行,外国合作伙伴应向俄罗斯开放那些俄罗斯认为重要的领域。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技术,以上游换下游等“置换”模式将成为俄罗斯油气领域跨国投资合作的主要形式,同时也将是外国投资者进入俄罗斯油气上游领域的前提条件。
与此同时,由出口原油转变为在国内进行原油深加工,减少原油出口,加大出口成品油也成了俄罗斯能源战略的另一个体现。庞昌伟认为,正是这样的政策倾向使得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加工市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中国能源下游领域换取俄罗斯的上游领域,实际上就是以市场换取能源。这种上下游市场互换的模式,是中俄之间基于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能源合作模式的一种探索。”庞昌伟说。
新合作模式的出现,也使得两国的能源合作出现了更多的可能性。
自中俄双方新一轮“贷款换石油”谈判开始以来,东方石化(天津)公司成了协议中的一个关键。相关人士介绍,俄方希望将所有根据新的长期合同供给中国市场的原油都经由“泰纳线”石油管道的中国支线,直接输往东方石化(天津)公司,由该公司承接炼化的任务。
中方则认为两国的长期供油合同应当争取在管道运输之外,继续进行铁路原油运输,加大两国原油贸易量。同时,中俄合资的东方石化(天津)公司不成为这些进口原油的惟一承接商。
尽管双方仍未在细节上达成一致,但是东方石化(天津)公司在本轮谈判中的地位已经毋庸置疑。
王海运认为,将能源相关利益进行捆绑谈判已经越来越成为俄罗斯能源外交战略中的一个趋势。但同时捆绑的合作模式,也能从另一个角度保障合作的顺利进行。谈判的双方可以通过利益的置换,来达到特殊形式下的互利共赢。
冲破僵局
7月26日,中俄副总理级能源谈判机制在北京正式启动。该机制分别由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和俄罗斯联邦副总理谢钦牵头,是中俄总理定期会晤机制在能源领域的延伸。
谢钦在首次的会谈之后对记者表示, 能源谈判机制今后每年将至少举行一次,中俄的定期谈判机制“将成为两国在能源合作领域取得切实进展的有效工具”。
业内专家认为,中俄副总理级能源谈判机制的启动,作为俄罗斯政局“梅普调位”之后的政策调整,使得中俄两国的能源谈判得以延续普京原油的思路继续进行。两位协调与谈判能力更强的副总理加入到能源领域的谈判中来,也给两国的能源谈判带来更大的契机。
突如其来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得突破性的进展来得比想象中更快。
中俄《石油领域合作备忘录》的合作内容包括:中国向俄罗斯提供200亿-250亿美元的贷款,作为回报,俄罗斯将在15年内向中国输送3亿吨石油。中国提供给俄罗斯的贷款中,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将获得3/5的资金,而负责管道铺设的国有管道垄断企业俄罗斯石油运输公司(Transneft)将获得其余的2/5。
此次的“贷款换石油”与5年之前的第一次“贷款换石油”有着根本性的差别。
连博格丹奇科夫也在11月27日向俄媒强调:“这不是简单的出售石油。”
相关人士表示,与上一次的协议不同,本次的合作并不是简单的用贷款购买石油。在本次的协议达成之后,两国将通过双方的相关公司最终分别签署的包括能源,金融等领域的一揽子协议来实现。
前述业内专家表示,虽然似乎和几年前一样,突变的经济形势成了促成合作的双方冲破僵局的直接动力。但不可否认的深层原因,还在于从远期角度来看,制衡中俄能源合作机制发展的因素已经在长达14年的曲折谈判中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解决。
本报记者 王晓明 北京报道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