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利润分配格局或变
本报记者 宋菁 实习记者 沈赛星 广州报道
知情人士12月2日对本报透露,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仍然未能定案,目前市场广为流传的“最高限价方案”只是多套讨论方案中的一套。
该人士称,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如果各方对现有几套讨论方案仍旧分歧严重,则最终定案出台的时间也将延后,但若其中一套方案能让各方利益实现基本均衡,成品油定价最终方案就可能随后出台。
他拒绝透露几套方案的明细内容,只表示几套方案有两个共性:
一是政府指导价思路仍会延续,当国际油价达到一定水平后,则实行政府指导价,在这一临界点之下则由市场决定价格。“几套方案都有限价的想法,但临界点的界定方法并不一致。”
二是适当压减成品油流通环节差价,政策适度向炼厂倾斜,不过具体调节的幅度各套方案未能达成共识。
市场化假象
目前已经透露的其中一套成品油定价方案建议:当国际原油价格低于80美元/桶,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同步调整;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80美元/桶时,扣减加工利润率计算国内成品油调价额;当国际原油价格高于130美元/桶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另行确定。
广东油气商会部长姚达明12月1日评价说,这一最高限价方案与现行措施并无多少区别。
2006年,国家就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调整,并确定国内成品油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零售基准价以出厂价格为基础,加流通环节差价确定,并允许企业在此基础上上下浮动8%确定具体零售价格。
然而,这几年,两大公司的终端零售价基本维持在上浮8%的上限水平,“只有个别时期、个别地区出现过略低于最高限价的状况。”
比如目前,占据终端市场70%-90%的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仍在实行0#柴油6.23元/升、93#汽油6.25元/升的最高限价,民营加油站售价一般比这一最高价每升便宜0.3元。
中石化一人士12月2日表示,政府试图采取这一上封顶下不封底的定价策略,原意本是希望加大加油站之间的竞争,降低终端价格,但是在两大公司垄断了85%成品油资源的状况下,“最高限价极可能就是最终零售价,对终端市场来说,几乎没有改变。”
他称,如果新方案仍然以出厂价为基础确定零售价上限的话,两公司也可通过控制出厂价来影响终端零售价,压减民营加油站的利润空间,使其没有多少降价余地。
易贸资讯能源分析师12月1日表示,国内成品油资源85%来自两大公司炼厂,仅15%来自山东等地方炼厂。
利润分配格局或变
目前已经外传的新方案,提出把2006年确定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规定的“当国际市场原油平均价格高于50美元时开始扣减加工利润率”,提高到80美元。
这一建议被理解为上游领域争利润。
上述知情人士称,政策考虑向炼厂倾斜源自炼厂长期亏损的现状。今年前8月,炼油板块总计亏损高达1201亿。
易贸分析师表示,炼厂盈亏取决市场国内外价格差,在国内油价低于国际油价时,炼厂盈利状况恶化,而目前国内油价远高于国际油价时,炼厂则处于“历史上最好的盈利时期”。
以本月大庆原油结算价2652元/吨计算,炼厂每吨成品油利润已经超过1600元。
只是这一“最好的时光”并非常态。易贸资讯的监测显示,今年1-9月,国内炼厂都属于亏损状态,10月才开始有利润入账。今年2月、5月是炼厂亏损最为严重的时期,一吨成品油平均亏损高达1400元/吨-1500元/吨。
炼厂利润保障的背后,是中间流通环节获益的缩减。
一位广东业界人士12月2日透露,中石化近期正在酝酿局部调研:如果批零差价收窄,应采取怎样的策略。
易贸能源分析师说,对两大公司而言,从出厂价到终端零售价,整个链条利润一般维持在1100-1200元/吨,不过,若果真如传言将扣减加工利润率的临界点从50美元提高到80美元,那么上述链条的利润将缩减到800元/吨,“相当于每吨300元左右的利润转移到炼油板块”。
上述中石化人士表示,对两大公司来说批零差价的收窄可以通过炼油环节的获益弥补,“利润不过从左手倒到右手,整个集团收益并不会受到影响。只是集团内部的利益分配有所调整,部分利润从流通环节的区域大公司、省公司、市公司、加油站转移到炼厂。”
他认为,受这一政策影响的可能是民营加油站以及社会批发商,“他们并没有炼油板块获益来冲抵”。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