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本报追踪采访揭开“梁山伯”的神秘面纱,对其进行了专访。当天,本报辟出三个版的篇幅,全方位地报道了梁山伯、网友观点、本地政商界人士及专家的视点。 |
11月13日,刘志庚对“梁山伯”万言书作出批示,本报再度对此进行跟踪报道。与此同时,东莞理工学院经济系教授李传智也对网文发表不同意见,给“梁山伯”三泼冷水。 |
专家看法
政府管理水平更高 网民的素质也更高
“政府对网民意见的重视,突显了社会管理水平与民主意识的提高”
今年以来,各级政府对网络声音的重视,对网民意见的关注,都是前所未有的。东莞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主任何鹏举分析,这正是我们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向前发展的标志,也是我们社会民主在逐步完善的表现。
何鹏举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途径会越来越多,我们会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无论是主流的还是非主流的,无论是官方的还是民间的,每种声音都会有他们各自表达的场所。
何鹏举提出,政府近年来对网络中的“非主流”以及“民间”声音的重视,最主要是两大原因造成的。从政府自身来说,这反映了政府民主管理水平越来越高,并且拓宽了听取民间意见的渠道;从网民上来说,这也体现了当前我们的老百姓、我们的网民素质越来越高。很多民间思想家观察社会的视角更透彻,思考问题更深入,所提的意见也更有道理。因为意见本身是有质量的,所以也必然会引起社会各界甚至政府的关注和认可。
“这代表了一种新的社会民主模式,一种新的社会发展趋势。”何鹏举最后总结,政府对网民意见的重视,突显了社会管理水平与民主意识的提高。管理者知道怎么去管理意见和处理信息,与群众有更成熟的沟通手段和渠道。这将导向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就是通过提高百姓的素质,增强群众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思考的水平。
这样子,政府就可以从民间获得更多有益的意见,从人民群众中收集到更多闪光的火花,用于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水平。
记者述评
“时势造英雄”,时间来到了2008年,东莞也进入了真正严肃面对经济中长期积累的问题、意识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紧迫性的时候,一批网络中的“意见领袖”出现了。他们的思考用民间的口吻,把经济形势和社会治理这种艰涩的话题讲述成一个个通俗易懂的“故事”,既有针对某一点的具体建议,又有全方位的战略思考,值得我们加以梳理和玩味。
昨日的会见,记者作为亲历者,以比较的角度归纳如下。
仅仅是经济问题吗?
“未名晓望”王晖辉说,外界对东莞的关注,今年已经不局限于社会治安等方面,而是延伸到了经济领域。这提醒了我们,纯粹的经济问题并不存在,对金融危机下的决策思考,应该把各方面联系在一起,进行整体的把脉。
失业是网友们提到的重点。“梁山伯”路庆鹏说,GDP增速下滑,政府要面对失业问题,为此他认为,当前政府还要特别重点防范实体经济所受到的影响传导到社会领域。对此,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张旭教授也曾指出,应该避免经济问题因为中小企业难以为继、失业大量增加而演变成社会问题。
如果他们的担忧是符合实际的,那么,政府有关人士曾经说过的,东莞由于资本是境外的,劳动力是省外的,因此在金融风暴中压力较小的说法,可能应该更严谨地对待。像网友说的一样,政府和企业都应该真正承担起对员工的责任。
重新思考“小企业生死且由之”
“我不是祝英台”王猎反对政府救落后企业,认为因按经济规律该生者自生、灭者自灭。东莞对企业的爱护近乎“溺爱”。如果考虑更多,就会发现一些问题:
一是上面说到过的就业问题,企业倒闭,员工的饭碗就砸了,让他们回老家,政府和企业从何承担起对员工的社会责任?
二是企业之艰难,有没有社会原因在其中?大岭山火灾烧毁的工厂,根本没有工商登记,而清查发现这样的工厂在东莞至少有十几万家。火灾不发生,十几万家的无证企业就能藏得很隐蔽,其中正反映了某些领域管理的缺失。企业难以为继未必全是市场和经营造成的,其中也有管理层面的因素。此次政府出台的6个10亿元措施中,有一项是为企业一共减免10亿元税费。还有一些村、社区摊派的糊涂账,企业也多有反映,这一些都增加了企业的实际负担。如果管理能够更规范,困难的企业中有一部分也许不至于如此困难。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