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暖阳照着福建师范大学老校区安静的田径场。一墙之隔的人行道上,煎炸小吃、花花衣裳,叫价声此起彼伏,来往学生有说有笑。孙学春静静地坐在背包上,面前一张蓝布上摆着几本书,较之周围的热闹颇为“另类”。
孙学春大学毕业后工作不到3个月,就踏上卖文流浪的“不归路”(他在书中如此形容自己的选择)。
上周,他从南京流浪到了暖阳融融的福州。
大学生很给面子 戴着眼镜的孙学春身着一件洗得发白的外套。24岁的他脸上时常挂着忧郁,即使当同龄的学生以惊讶的表情佩服他的文才时,也是如此。“这是你自己写的吗?”不少驻足的学生问。“是我大学时写的,记录着我大学4年的历程。”在这本名为《装在匣子里的雪》的集子的首页,孙学春写着“谨以此书献给我四年的大学生活”。“你太有才了吧!”一名女生马上买了一本。在采访时,不时有学生掏钱买书。
这几天,中午他从火车站附近暂时的住所出发,先到师大卖书,午后移到学生街,晚上改在东街口。“昨天卖了49本,前天卖了37本。”他说,每个城市他会待半个月,然后换地方。卖书所得只够流浪期间糊口以及盘缠。
提到东街口,他说,很多城市叫口的街区都很繁华,福州东街口,南京的新街口,成都有盐市口,昆明还有……
文学梦始于大学 从去年12月份踏上卖文流浪的生活,他的足迹先后到过各大城市,北京、西安、南京、成都、昆明、杭州……
“为了向懦弱的自我挑战,亦因沈从文年轻时那份独自闯京城的勇气所鼓舞,我毅然加入了北漂的行列。”在书中,他这样写着自己北漂的原因。“我会选择这条路,很大原因是大学时代读了沈从文的作品。”出生在江苏盐城农村的孙学春,父母都是农民。他说,上了大学他一下子找不到自己了。“在大学里,看着舞台上多才多艺的同学尽情地展示自我,而我什么也不会。”这让他很是自卑。于是,他每天上网、看电影,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走。后来,在一个好友的指引下,他开始疯狂地看书,痴迷于写作。大学在简单充实的阅读写作中结束了,他一度失去的自信从文学中找回。
“我不是逃避” 大学毕业后,孙学春曾经当过一段时间的上班族。在北京,他曾在一家文化公司当见习编辑。
“但是,那段时间的工作很痛苦。现实和内心真正想要的,严重分裂。好痛苦。”见习期满,他被辞退了。“那段时间我很苦闷。”孙学春说,他在网吧里看了10多天的电影,觉得生活没有任何希望。
后来,他在北京香山结识的流浪诗人“沙漠舟”建议他“卖文为生,浪迹天涯”。孙学春借了3000元钱,把大学里写的作品整理成集,印了1000册,开始卖文为生。
他的大学同学知道后,都很惊讶。他没敢告诉远在江苏盐城农村老家的父母。“怕他们担心。”直到流浪了半年后,他才把自己的选择告诉父母。
“在卖书、流浪的生活中,我找到了真正想要的生活,边走边写,自由。”他说,现在他挺喜欢这样的生活,卖书积攒盘缠然后流浪到下一站,在流浪中阅读写作。对于未来的打算,他说先这样过3年,以后的事等到时候再说。(张剑锋) (来源:福州晚报)
(责任编辑:马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