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0年中国发生的历史性巨变,可以说是人类社会上一段壮丽的篇章。”谈起改革开放30年的感受,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说,“占人类1/4的人口摆脱贫困、解决温饱、走向小康,能实现这一伟大成就,我认为最关键一点不是墨守教条,不是墨守成规,不是按照"本本"上的要求来办,而是根据中国的实际,既学习国外又不照搬国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在科学技术发展上也一样,既要学习国外先进的东西,又不能完全照搬国外,要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能够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科学和技术成果,这样才能够为我们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徐匡迪说,创新是我们民族和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30年来,从老百姓日常的消费品到杂交水稻、青藏铁路和三峡工程,无一不是中国科技人员不断创新完成的。其中有的是原始创新,比如青藏铁路,在这样高的海拔建造铁路,外国人没有干过,全是我们自己设计、施工的;有的是集成创新,比如说三峡水利枢纽大坝的土木工程部分,全部是中国自己完成的,电机有一部分从国外引进,一部分自己制造;有的是消化吸收再创新,比如中国家用电器,不但在中国,还在全世界占领了市场,固定电话交换机,我们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且有国际竞争力。
徐匡迪说:“中国现在是世界上造桥最多的国家。改革开放30年来,光在长江上就建了60多座桥,设计新颖、桥面高、跨度大,苏通大桥是世界第一斜拉桥。最近在杭州湾建成了38公里长的跨海大桥,在上海东海造了东海大桥,通到深水港33公里,这些都是世界级的工程。前不久世界桥梁会议上,外国人惊呆了,不理解中国怎么能造出这么多桥,一个比一个更宏伟。中国现在能做、敢做,既有物质力量的支撑,更有思想解放的活力,工程技术人员敢于向世界级的工程技术难题挑战。”
徐匡迪认为:“中国只有世界上9%的农业用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这是很难的事情。首先是靠党的方针政策,改革开放以后,调整农村经济政策,把农民积极性调动起来,同样重要的是依靠科学技术,使同样的土地增加成倍的产量。像袁隆平院士搞的三系杂交水稻,亩产量增加一两倍,小麦、玉米的新品种也不断培育出来。”
“在30年前,中国的工程技术大致落后国际先进水平30年左右,人家已经提着四喇叭收录机的时候,中国才开始生产小型单卡机。现在,国外的消费型工业产品流行不到5年,中国也能制造出来,差距正在缩短”。不过,徐匡迪认为,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现在虽是世界上第三大制造业国家,但在产品的定位上,基本上还是属于中低档和追赶式发展,没能引领发展。要建设成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没有自主的知识产权和技术是不行的。
“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要逐步从跟随、学习型发展转向自主知识创新,建立自己的制造业体系和知识产权体系”,徐匡迪说。(廖文根)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张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