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上月楼市成交量大幅回升
新快报记者 陈齐
11月份刚刚过去,各地均迫不及待地抛出了成交回暖的统计数据。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新房或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平均增长接近五成,市场为之一振。根据最新数据显示,11月份广州一手房成交5769套,与10月份基本持平,继续保持了较高的成交水平。
但市场分析人士依然指出,尽管广州楼市在年底有了些许起色,但要回到价量双升的阶段,还有段时日。
一线城市出现成交放量
11月份,全国楼市出现今年罕见的全面飘红,深圳、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出现了成交量大幅回升的情况。各地统计数据显示,11月,北京期房网上签约13721套,比10月增加48%,现房签约为1593套,与10月的1041套相比也增加53%。上海商品住宅70.85万平方米的成交量环比10月上升了41.98%;深圳商品住宅交易环比增加2550套,达到了今年以来商品住宅成交量的最大值。杭州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共成交二手房1419套,这一成交量不仅是今年6月份以来的新高,也实现了环比61.6%的增幅。在目前较为严峻的经济形势下,这些数据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广州成交与上月持平
根据焦点房地产网对阳光家缘网签数据的监控统计显示,广州11月份全市一手商品住宅成交总量为5769套,环比10月份5819套的网签量减少50套,两个月基本持平。对此,业内专家韩世同分析表示,上海、深圳等地的成交大幅回升,与其前几个月成交大幅下降有关,而广州由于近期成交情况并不差,一直保持了较理想的成交量,所以不会出现大幅上升;但只要保持稳定,也显示广州楼市有不少进步。
继10月份情况好转之后,11月份广州的二手楼市又有起色。满堂红研究部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减税、降息、房贷放松等多个利好消息的刺激下,11月份的买卖成交宗数环比增长约一成,是今年下半年以来成交宗数最多的一个月份。与此同时,由于中低价房成交的增多,二手住宅成交均价在6720元/平方米左右,环比下跌约3.8%。买房的人中约八成是初次置业者,最受欢迎的是两房单位以及小三房单位。据了解,初次置业者出手买房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部分地区的楼价已经跌到他们的心理价位;其二,央行多次降息之后月供减少,一些原本租房的置业者渐渐有“租不如买”的感觉。
三大原因让楼市趋稳
面对楼市出现的回暖信号,开发商表示审慎乐观。海珠某大盘负责人告诉记者,该盘11月的周成交量大约在20套左右,与9月份持平,但明显高于8月份和10月份7-8套的周成交量。该负责人分析说,11月份成交回升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国家近期出台的房贷新政、降息有利于打破观望;二是开发商在年底推出了大量优惠;三是从年初到现在,一年的时间里已经积累了大量持币待购的客户。
该人士表示,按照往年的经验,年底通常会出现成交小高峰,成为“小黄金周”。而且今年以来许多楼盘销售不畅,许多期房都成了现楼,比较适合年底买家置业的特点,这也是近期买家积极入市的重要原因。他判断说,今年年底广州楼市成交量会出现缓慢回升,但楼价依然难以遏制颓势。
“不要以为红叶是春天,那是进入冬天的标志”
未来几月房产销售仍不容乐观
新快报讯 (记者陈齐)尽管全国诸多一线城市出现了难得的成交放量,但业内人士呼吁不可盲目乐观。由于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在11月份成交量中有不小比例是限价房、经济适用房等政策性住房或保障性住房,因此普通商品房对楼市成交的拉动作用并不明显。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认为,楼市的整体复苏有赖于整体经济的回暖,房价下行趋势不会很快扭转。
保障性住房成交比例高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的成交数据统计显示,今年11月份,北京共成交期房商品住宅12479套,不过政策性住房占到了半壁江山。其中,经济适用房、限价房等保障性住房成交套数为7026套,占总成交量的56.3%。相关数据显示,全国一线城市出现成交增长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保障性住房的成交增长,而非完全由普通商品房成交所推动。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广州11月份的成交多是郊区低价楼盘或是限价房项目,这仅仅代表低价房的市场接受度比较高,而市中心区域改善性需求为主的楼盘,并没有占市场主导地位。如龙光科学城限价房在11月份成交了300多套,占了全市总成交量的一定比例。而恒大山水城等项目甚至出现了“2”字头的楼价,且销售火爆,但这都很难代表全市出现了普遍回暖。
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将楼市成交量上升与市场开始复苏画等号还为时过早。“北京11月份住宅成交量的上升一半以上来自保障房,不仅仅是北京,全国许多在今年四季度推出保障房的城市都出现了类似情况。”他说。
楼市恢复有赖整体经济回暖
有分析人士表示,现在谈楼市将走出寒冬还为时尚早。近期成交回暖的几大因素,还不能支撑楼市真正复苏。一是房贷利率下降等新政促进了部分购房交易,但一些城市开发商在久撑不下的情况下,集中推出供应量也是导致交易上升的供给方动力,这反而说明开发商资金重压明显;二是成交量上升五成多为环比,因为10月市场过于低迷,11月的成交回升并不代表市场已经走出低谷;最后,消费者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不明朗,消费意愿可能随着实体经济的下滑进一步紧缩。在股市投资无法恢复收益的情况下,很多刚性需求的购房意愿将继续延后。
“不要误以为红叶是春天来临的象征,其实那是秋天,是进入冬天的标志。”对于上月出现难得的楼市成交量转暖迹象,潘石屹用“季节”作了一个隐喻。潘石屹表示:“对目前市场的判断万不可过分乐观。”知名投行高盛的看法与潘石屹不谋而合。高盛前日发表报告称,预计未来几个月房地产销售前景仍不容乐观,波动的可能性很大,房价下行趋势不会很快扭转。
“房地产市场真正回暖有赖于整体经济的复苏,经济体要真正恢复健康还需要一些时间。”潘石屹表示,市场“见底”的标准就是,“从价值上看有没有泡沫,从人心上看浮躁不浮躁”。
什么支撑深京沪成交量回升?
深圳新房二手房成交量回升 原因:新政刺激刚性需求买家入市
来自深圳市国土房管局的最新统计表明,11月24日至30日的一周内,成交新房1546套、二手住宅1064套,双双创下近几个月周成交量的新高。据悉,深圳新住宅楼的开盘整体价格较低。新华城以远低于市场预期的6000多元的价格开盘,得到了不少购房者的认可,开盘当天就售出近300套。
深圳世华地产的销售人员说,自降息政策出台,11月的客户看房量比10月增加了三到四成,尤其是一些已观望了一年多,且在新政惠及范围内、有购房刚性需求的市民入市意愿最为强烈。
尽管深圳楼市11月的成交量“全面飘红”,但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对市场和价格仍应保持理性,切莫“见好就涨”,应在合理的、符合市民消费水平的价格基础上,提高市民的消费热情和消费需求。
北京期房签约量环比增48% 原因:保障性住房成交多
统计显示,和10月相比,北京11月期房签约量出现较大幅度增长,高达近五成。来自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数据显示,11月,北京市期房网上签约13721套,与10月份相比,涨幅达到48%。尽管11月保障性住房和限价房签约量所占比重超过了商品住宅,但商品住宅的签约也呈增长态势。
从10月以来,中央有关部门和北京市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促进住房消费的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普通商品房购买者的市场预期,另一方面,开发企业面对销售压力,越来越多地采取了力度较大的降价促销措施,尤其是一些新盘项目价格低开幅度较大,刺激了楼市刚性需求的有效释放。
上海预售成交面积环比增36% 原因:购房者信心有所恢复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陈启伟3日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10月下旬上海出台《关于促进本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后,“楼市新政”已经初显效果,住房销售量稳步上升。根据上海市房地产交易中心监测数据,11月网上成交的市场化新建商品住房预售面积比9月、10月分别增加47%、36%;网上成交的存量住房买卖面积比9月、10月分别增加75%和68%。上海部分房地产研究机构的数据也表明,近一个月来,全市商品房成交量明显回升。
有专家分析,这一现象主要得益于一个月前推出的房产新政,以及央行大幅降息等政策,进一步促进了购房者信心的恢复。虽然现在说楼市进入“暖冬”为时尚早,但看房者明显增多,有中介门店表示“比政策出台前增加了三成”。
(责任编辑:刘晓静)